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广武君(廣武君)
指 楚 汉 相争时 赵国 谋臣 李左车 。 李 封 广武君 ,故称。 韩信 、 张耳 攻 赵 时, 赵 权臣 成安君 陈馀 不听 广武君 之言,以至兵败。 韩信 获 广武君 而师事之, 广武君 遂为之筹策下 燕 齐 之地。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漢語大詞典》:拾蚌
比喻两方相争,第三者坐收其利。蜯,同“ 蚌 ”。 南朝 陈 徐陵 《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刺虎之势,时期 卞生 ,拾蜯之机,弥验 苏子 。”参见“ 鷸蚌相持 ”。
《漢語大詞典》:鹬蚌相持(鷸蚌相持)
“鷸蚌相持,渔人得利”的省语。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鷸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喒渔人含笑再中兴。”《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李都管 本欲唆 孙寡妇 、 裴九老 两家与 刘秉义 讲嘴,鷸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漢語大詞典》:愤争(憤争)
激愤相争。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总论》:“然当之今日,剽掠攻击,殴夺愤争,所在皆是。”
分類:激愤相争
《漢語大詞典》:交夺(交奪)
互相争夺。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主簿厅记》:“然尔其间有鬪讼相高,婚田未决,畜产交夺,契券不明者,在乎察其情伪,正其曲直。”
分類:相争争夺
《国语辞典》:内斗(内斗)  拼音:nèi dòu
团体内部因为理念不和或争权夺利而互相争斗。如:「在团体中,彼此应该多做理性的沟通,不应该互相内斗。」
《國語辭典》:打架  拼音:dǎ jià
互相斗殴。《红楼梦》第八八回:「此刻还算咱们家里正旺的时候儿,他们就敢打架。」《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大头听见这话,犹同青天里打下了一个顶心雷,也无心去找二虎打架了。」
《國語辭典》:厮吵(廝吵)  拼音:sī chǎo
彼此争吵。《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出》:「解元,你两人厮吵则甚?」《红楼梦》第六○回:「宝玉正在听见赵姨娘厮吵,心中自是不悦。」
《漢語大詞典》:狋吽牙
两犬相争。汉书·东方朔传:“狋吽牙者,两犬争也。” 颜师古 注:“狋音五伊反,吽音五侯反。”
分類:相争
《漢語大詞典》:构争(構争,搆争)
互相争执。 胡汉民 《粤汉铁路商办问题之未解决》:“故即区区一铁路商办问题,而民与政府乃须日构争而无寧息。”
搆争:相争。 明 李贽 《战国论》:“此如父母卧病不能事事,羣小搆争,莫可禁阻。”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台湾府属渡口考:“ 荷兰 既得地,即数数与 日本 搆争。”
分類:相争争执
《漢語大詞典》:家降
谓家庭内部相争;内讧。降,通“ 鬨 ”。 汉 扬雄 《百官箴·宗正》:“昔在 夏 时, 太康 不恭, 有仍 二女,五子家降。”一说,谓 太康 失邦,五子皆降而为家。见古文苑 章樵 注。
《漢語大詞典》:鼎争
三方相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三国鼎争,未有所附。”
《漢語大詞典》:决囊(決囊)
楚 汉 相争时, 汉 大将 韩信 与 楚 大将 龙且 夹水而阵。 信 以沙囊壅水上游,诱 龙且 军渡水。待其半渡,使人掘开沙囊,水大至,因大败 龙且 军。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唐 陆贽 《策问识洞韬略堪任将帅科》:“ 韩信 决囊以摧敌,取贵 汉 朝。”
《漢語大詞典》:交诤(交諍)
互相争吵。旧五代史·梁书·朱珍传:“ 珍 在军尝私迎其室於 汴 ,而不先请, 太祖 疑之,密令 唐宾 察之,二将不相下,因而交諍。”
分類:相争争吵
《漢語大詞典》:齘齘
切齿相争貌。 明 唐顺之 《广德州同知蔡侯政绩碑记》:“ 广德 负山之州也,往时为吏者,患州人獷悍多豪黠,齘齘不可理以柔道。”
分類:切齿相争
《漢語大詞典》:斗羽(鬥羽)
亦作“鬭羽”。 鸟类自相争斗。晋书·苻坚载记下:“时有羣乌数万,翔鸣於 长安 城上,其声甚悲,占者以为鬭羽不终年,有甲兵入城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