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山瘴
山中的瘴气。 隋 王胄 《卧疾闽越述净名意》诗:“ 五岭 常鬱炎,百 越 多山瘴。” 唐 孟贯 《送吴梦闇归闽》诗:“海云添晚景,山瘴灭晴暉。”
分類:山中瘴气
《漢語大詞典》:江瘴
江上瘴气。指江上的湿热空气。 唐 元稹 《表夏》诗之三:“江瘴夏炎早,蒸腾信难度。” 宋 苏轼 《杭州故人信至齐安》诗:“更将西菴茶,劝我洗江瘴。”
《國語辭典》:黄茅瘴(黃茅瘴)  拼音:huáng máo zhàng
南方多瘴气,每年夏秋之间,茅草黄枯时,瘴气大发,称为「黄茅瘴」。宋。陆游〈青玉案。西风挟雨声翻浪〉词:「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
《漢語大詞典》:旧瘴(舊瘴)
原有的瘴气。 唐 杜甫 《晚晴》诗:“ 高唐 暮冬雪壮哉,旧瘴无復似尘埃。”
分類:原有瘴气
《漢語大詞典》:迷瘴
迷茫的瘴气。 明沈鲸《双珠记·月下相逢》:“流离彼此如迷瘴,谁料阳乌仍昶。” 康濯 《水滴石穿》第八章:“﹝ 花姥姥 ﹞无光的眼睛像冲破了什么迷瘴似地看住了 玉枝 。”
分類:迷茫瘴气
《漢語大詞典》:云瘴(雲瘴)
弥漫四布的瘴气。 宋 范成大 《甲午除夕犹在桂林念致一弟使虏今夜当宿燕山会同馆》诗:“墨浓云瘴我犹住,席大雪花君未归。”
《漢語大詞典》:地慝
(1).土地所生能伤害人畜庄稼的毒虫瘴气。《周礼·地官·土训》:“道地慝以辨地物。” 郑玄 注:“若瘴虫然也。” 贾公彦 疏:“ 先郑 云:地慝,所生恶物害人者,若虺蝮之属者。”
(2).谓土地瘠薄不利作物生长。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邑里》:“地慝,如磽确之地,不宜稼穡;斥卤之地,不宜果蓏是也。”
《漢語大詞典》:蚯蚓瘴
地方的瘴气。
分類:瘴气
《漢語大詞典》:嶂气(嶂氣)
即瘴气,南方山林间散发的湿热空气。从前认为是导致瘴疠的原因。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摩缕波国:“详问土俗,可两月行,入 蜀 西南之境,然山川险阻,嶂气氛沴,毒蛇毒草,为害滋甚。”
《漢語大詞典》:瘴雨蛮烟(瘴雨蠻煙)
指南方含有瘴气的烟雨。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词:“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説。” 清 王韬 《宜索归澳门议》:“至岁以 中国 十数万生灵掷於洪涛巨浸之中,殞於瘴雨蛮烟之地。”
《漢語大詞典》:搅肠痧(攪腸痧)
中医学病名。即绞肠痧,又称干霍乱。因饮食不节或感受瘴气,秽浊闭塞肠胃所致。《水浒传》第一一九回:“比及起程,不想 林冲 染患风病瘫了…… 时迁 又感搅肠痧而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霍乱》“挥霍变乱生仓卒”注:“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心腹大痛,名曰干霍乱,又名搅肠痧。”
《漢語大詞典》:蛮烟瘴雨(蠻煙瘴雨)
指蛮荒地区的烟雨瘴气。亦指蛮荒地区。 宋 黄公度 《眼儿媚·梅词和傅参议韵》词之一:“如今憔悴,蛮烟瘴雨,谁肯寻搜。”明史·刘可训传:“ 可训 将孤军,出入蛮烟瘴雨者多年。” 清 黄景仁 《洞庭行》:“蛮烟瘴雨土卑溼,留我寄命於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