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生地  拼音:shēng dì
1.生命得以保全之地,相对于死地而言。《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抱朴子。内篇。微旨》:「有急则入生地而止,无患也。」
2.未开垦的土地。
3.未经蒸熟的地黄,称为「生地」。可供药用,有退热、止血的功效。
《漢語大詞典》:生地狱(生地獄)
活地狱。形容人间极苦的处所。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 南汉 主﹞作离宫千餘间,饰以珠寳,设鑊汤、铁牀、刳剔等刑,号‘生地狱’。”
分類:人间处所
《漢語大詞典》:无生地(無生地)
佛教语。谓涅槃的境界。 唐 李绅 《题法华寺五言二十韵》:“花界无生地,慈宫有相天。”渔洋诗话卷下引 清 无名氏诗:“悟到无生地,梅花满四邻。”
《國語辭典》:天生地设(天生地設)  拼音:tiān shēng dì shè
天然所成就的事物。形容人或事物彼此配合得体,浑然天成。《红楼梦》第五七回:「正在踌躇之际,忽想起薛蝌未娶,看他二人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因谋之于凤姐儿。」也作「天授地设」、「天造地设」。
《国语辞典》:填海新生地  拼音:tián hǎi xīn shēng dì
在靠岸的浅海处填充砂土,造成的新陆地。
《国语辞典》:海埔新生地  拼音:hǎi pǔ xīn shēng dì
海岸地带的新淤积土地。人类常利用海堤围起来,做为各种开发利用。
《国语辞典》:新生地  拼音:xīn shēng dì
新开发的农耕地。原本不具备耕作能力或耕作能力较低的土地,经过科学方法的开发与改进,变为深具耕作价值的土地,称为「新生地」。
《国语辞典》:生地方  拼音:shēng dì fang
生疏陌生的地方。《红楼梦》第四二回:「小姐儿只怕不大进园子,生地方儿,小人儿家,比不得我们的孩子,会走了,那个坟圈子里不跑去。」
分类:生疏陌生
《漢語大詞典》:出生地主义(出生地主義)
以出生地为准决定国籍,称为出生地主义。
《漢語大詞典》:生脚踏生地
谓初到某处,人生地不熟。 姚雪垠 《长夜》三三:“到 陕西 生脚踏生地,没根没秧的,也不会有办法。”
《漢語大詞典》:生地壁画(生地壁畫)
在新粉刷的墙壁上所作的画。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理惠拉壁画〈贫人之夜〉说明》:“生地壁画者,乘灰粉未干之际,即须挥毫傅彩,是颇不容易的。”
《國語辭典》:白地  拼音:bái dì
1.白色质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道:『曹辅佐才如白地明光锦,裁为负版裤,非无文采,酷无裁制。』」《唐书。卷二三。仪卫志》:「第四行,小戟、刀、楯,白地雪花袄、冒。」
2.空地。《水浒传》第五三回:「若还不肯出来,放一把鸟火,把你家当都烧做白地。莫言不是。早早出来!」
3.平白无故。唐。李白 越女词:「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漢語大詞典》:白地明光锦(白地明光錦)
十六国时 后赵 织锦署所织的一种白底有文彩的丝织品。多比喻文质兼美的词章。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 孙绰 )道 曹辅佐 ( 曹毗 )才如白地明光锦,裁为负版絝,非无文采,酷无裁製。”
《漢語大詞典》:本元
(1).元气。古代有的学者认为创造天地万物的是一团混沌的元气,为天地万物之本,故曰“本元”。 汉 张衡 《灵宪》:“昔在先王,将步天路,用之灵轨,寻绪本元。”
(2).元气。指人的精神,生命力。 唐 吕岩 《五言》诗之十四:“万物皆生土,如人得本元。”《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 张守财 一介武夫,本元虽足,到底年轻的时候,打过仗,受过伤。”
(3).指故土,出生地。 宋 苏轼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诗:“此生念念随泡影,莫认家山作本元。”
《漢語大詞典》:丹陵
地名。传说为 尧 的诞生地。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庆都 ﹞孕十四月,而生 尧 於 丹陵 。” 南朝 梁 江淹 《为建平王庆王太后正位章》:“ 丹陵 藴德, 玄丘 栖圣。” 唐 杨炯 《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则有英灵间出, 丹陵 谐白兽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