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槃桓  拼音:pán huán
意气风发的样子。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杨恽之酬会宗,子云之答刘歆,志气槃桓,各含殊采。」
《國語辭典》:盘桓(盤桓)  拼音:pán huán
1.徘徊、留连不前。《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2.观望。《文选。李密。陈情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3.逗留。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聪云)小僧取钥匙,开了佛殿、钟楼、塔院、罗汉堂、香积厨,盘桓一会,师父敢待回来。」《老残游记》第四回:「步行在街上游玩了一会儿,又在古玩店里盘桓些时。」
4.广大的样子。《文选。陆机。拟古诗一二首。拟青青陵上柏》:「名都一何绮,城阙郁盘桓。」唐。吕延济。注:「盘桓,广大貌。」
《國語辭典》:窃弄(竊弄)  拼音:qiè nòng
暗中玩弄。《红楼梦》第五八回:「因此两处下人无了正经头绪,也都偷安,或乘隙结党,与暂权执事者窃弄威福。」
分類:盗用玩弄
《國語辭典》:簸弄  拼音:bǒ nòng
1.把玩、抚玩。唐。韩愈〈别赵子〉诗:「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清。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酸梅汤》:「京师卖酸梅汤者,辄手二铜盏,颠倒簸弄之,声锵锵然,谓之敲冰盏,行道之人辄止而饮之。」
2.造谣生事,颠倒是非。《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蔡京、蔡卞为人反覆变诈,欺陷忠良,天下不安,皆由京、卞二人簸弄。」《清史稿。卷五二九。属国列传四。廓尔喀》:「乃拉特纳巴都尔年幼无知,巴都尔萨野罔识天朝法度,因沙玛尔巴从中簸弄,唆使廓尔喀与唐古忒藉端滋事。」
《國語辭典》:卖弄(賣弄)  拼音:mài nòng
1.玩弄。《后汉书。卷五四。杨震列传》:「骄溢踰法,多请徒士,盛修第舍,卖弄威福。」
2.处理、应付。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老三!你卖弄的好了,打酒请你。」
3.誇耀、显露本事。《后汉书。卷三三。朱冯虞郑周列传。朱浮》:「二十年,代窦融为大司空。二十二年,坐卖弄国恩免。」《红楼梦》第一三回:「那凤姐素喜揽事,好卖弄能干,今见贾珍如此央他,心中早已允了。」
《國語辭典》:嬉弄  拼音:xī nòng
取笑玩弄。如:「不顾别人的感受而任意嬉弄,会造成当事人的心理伤害。」
《國語辭典》:舞弄  拼音:wǔ nòng
1.嘲弄、戏弄。《列子。仲尼》:「为若舞,彼来者奚若」句下晋。张湛。注:「世或谓相嘲调为舞弄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公子被他们舞弄了数年,弄得囊中空虚,看看手里不能接济。」
2.挥舞、耍弄。如:「他手中舞弄著双节棍。」
《漢語大詞典》:抟弄(摶弄)
玩弄。 元 汤式《一枝花·赠素云》套曲:“一任他漫天巧结银河冻,半霎儿满地平铺素剪绒,则落得高卧先生恣摶弄。” 清 洪升 《长生殿·倖恩》:“咱这里羞羞澁澁,惊惊恐恐,直恁被他摶弄。”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我们的文学新运动》:“我们暴露于战乱的惨祸之下,我们受着资本主义这条毒龙的巨爪的抟弄。”
分類:玩弄
《國語辭典》:盘弄(盤弄)  拼音:pán nòng
1.拨弄、摆弄。如:「盘弄琴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又念我自从出门应世以来,一切奇奇怪怪的事,都写了笔记,这部笔记足足盘弄了二十年了。」
2.徘徊、逗留。《西游记》第九九回:「老爷取经回来,功成行满,怎么不到舍下,却在这里盘弄?」
《國語辭典》:耍弄  拼音:shuǎ nòng
戏弄、玩弄。《红楼梦》第六○回:「怎奈钱槐不得五儿,心中又气又愧,发恨定耍弄取成配,方了此愿。」
《國語辭典》:公事  拼音:gōng shì
1.公家的事务。《孟子。滕文公上》:「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也作「官事」。
2.公文。如:「这件公事请尽快拟办。」
3.犯人。《水浒传》第三四回:「我是上司取公事的都监,有甚么买路钱与你?」也称为「公事人」。
4.诉讼案件。《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也有几个大胆的,站在傍边看县尹相公怎生断这公事。」
《國語辭典》:轻薄(輕薄)  拼音:qīng bó
1.言行轻浮不庄重。《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见公修雅,不像他人轻薄,故此相敬。」《红楼梦》第五回:「自古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饰。」
2.对人不尊重、不礼貌。《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二则被婆子挑拨,春心飘荡,到此不暇致详,凭他轻薄。」
3.轻视、侮辱。《汉书。卷七十六。王尊传》:「摧辱公卿,轻薄国家,奉使不敬。」
4.货币贬值。《史记。卷三十。平准书》:「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
《漢語大詞典》:起灭(起滅)
(1).佛教语。指因缘和合而产生与因缘离散而消灭。 宋 范成大 《请佛阁晚望雪中数十峰如烂银晃耀暑光中》诗:“垒块苍然是九州,大千起灭更悠悠。” 清 黄遵宪 《游潘园感赋》诗:“弹指须臾千载后,几人起灭好楼臺。” 钱仲联 笺注:“《楞严经》:‘起灭无从。’”
(2).时隐时现;时有时无。 唐 皇甫曾 《奉陪韦中丞使君游鹤林寺》诗:“寒磬虚空里,孤云起灭间。” 宋 道潜 《次黄子理韵》:“寒炉燃豆萁,光焰时起灭。” 明 沈谦《二郎神》词:“关山参差,宫闕起灭,长空烟雾。”
(3).谓玩弄手段,捏造是非。《元典章·吏部六·书吏》:“县吏暗分乡都,州吏分县,府吏分州,起灭词讼,久占衙门,败坏官事,残害良民。” 明 高攀龙 《三时记》:“止有凶人名 陈所藴 者,工于刀笔,以起灭为事。”《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举人秀才的,呼朋引类,把持官府,起灭词讼,每有将良善人家,拆得烟飞星散的。”
《國語辭典》:玩物  拼音:wán wù
1.供玩赏、玩弄的人或器物。《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菽粟。」
2.观览景物。晋。陆云〈高冈〉诗四首之四:「幽居玩物,顾景自颐。」
《國語辭典》:玩物  拼音:wàn wù
玩赏器物。《书经。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國語辭典》:蹑足(躡足)  拼音:niè zú
1.踩别人的脚,或以此表示有所示意。如:「蹑足附耳」。
2.以脚尖著地,轻轻的走。如:「他蹑足而过,深恐吵醒了熟睡的爷爷。」
3.参与其中。《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蹑足行伍之閒,而倔起什伯之中。」
《國語辭典》:弄文  拼音:nòng wén
追求文采。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颂赞》:「马融之广成上林,雅而似赋,何弄文而失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