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佩刀世三公
 
传家宝刀
 
吕刀
 
吕虔佩刀
  
宰相刀
 
宝刀世载
 
宝刀赠
 
尚书佩刀
 
玉祥得佩刀
 
王祥贻刀
 
虔收宰相刀
 
识佩刀
 
贻佩刀
  
重佩刀

相关人物
吕虔
 
王祥
 
王览

参考典故
王祥


《晋书》卷三十三〈王祥列传·(弟)王览〉~99~
初,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虔谓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祥固辞,强之乃受。祥临薨,以刀授览,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览后奕世多贤才,兴于江左矣。
《艺文类聚》卷六十〈军器部·刀〉~083~
《晋中兴书》曰:初魏徐州刺史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三公可服此刀。虔谓别驾王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

例句

望有经纶钓,虔收宰相刀。 元稹 哭吕衡州六首

不愧宝刀赠,维怀琼树枝。 刘长卿 别陈留诸官

尝闻宝刀赠,今日奉琼琚。 孙逖 和崔司马登称心山封

竟与尚书佩,遥应天子提。 张九龄 赠沣阳韦明府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李商隐 谢书

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 李白 赠华州王司士

王粲暂停笔,吕虔初佩刀。 杜牧 送苏协律从事振武

前军苏武节,左将吕虔刀。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佩刀成气象,行盖出风尘。 杜甫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谢朓出华省,王祥贻佩刀。 卢象 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

吴中旧侣君先贵,曾忆王祥与佩刀。 许浑 李定言自殿院衔命归阙拜员外郎迁右史因寄

典故
相关人物
王祥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吕虔传》
「请琅邪王祥为别驾,民事一以委之,世多其能任贤。」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孙盛《杂语》:「祥字休徵。性至孝,后母苛虐,每欲危害祥,祥色养无怠。盛寒之月,后母曰:『吾思食生鱼。』祥脱衣,将剖冰求之,少顷,坚冰解,下有鱼跃出,因奉以供,时人以为孝感之所致也。」
《晋书》卷三十三《王祥传》
「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典故
海人词
 
海沂咏

相关人物
王祥


《晋书》卷三十三《王祥传》
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其笃孝纯至如此。汉末遭乱,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隐居三十馀年,不应州郡之命。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览劝之,为具车牛,祥乃应召,虔委以州事。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例句

还将海沂咏,籍甚汉公卿。 皇甫冉 送荣别驾赴华州

衣催莲女织,颂听海人词。 钱起 送任先生任唐山丞

典故
入幕雀

相关人物
王祥


《晋书》卷三十三《王祥传》
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
《新校本后汉书》卷二十《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祭遵传》
及卒,悯悼之尤甚。遵丧至河南县,诏遣百官先会丧所,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还幸城门,过其车骑,涕泣不能已。

例句

衔书表周瑞,入幕应王祥。 李峤

典故
王览友弟

相关人物
王祥
 
王览


《晋书》卷三十三《王祥传》附《王览传》
览字玄通。母朱,遇祥无道。览年数岁,见祥被楚挞,辄涕泣抱持。至于成童,每谏其母,其母少止凶虐。朱屡以非理使祥,览辄与祥俱。又虐使祥妻,览妻亦趋而共之。朱患之,乃止。祥丧父之后,渐有时誉。朱深疾之,密使酖祥。览知之,径起取酒。祥疑其有毒,争而不与。朱遽夺反之。自后朱赐祥馔,览辄先尝。朱惧览致毙,遂止。……后度辽将军皇甫规解官归安定,乡人有以货得雁门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谒规。规卧不迎,既入而问:「卿前在郡食雁美乎?」有顷,又白王符在门。规素闻符名,乃惊遽而起,衣不及带,屣履出迎,援符手而还,与同坐,极欢。时人为之语曰:「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言书生道义之为贵也。符竟不仕,终于家。

例句

江革忠孝,王览友弟。 李瀚 蒙求

典故
王祥

相关人物
王祥


《晋书》卷三十三〈王祥列传〉~987~
汉末遭乱,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隐居三十馀年,不应州郡之命。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览劝之,为具车牛,祥乃应召,虔委以州事。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例句

王祥因就宦,莱子不违亲。 司空曙 送鄂州张别驾襄阳觐省

谢朓中书直,王祥别乘归。 李端 送别驾赴晋陵即舍人叔之兄

府趋随宓贱,野宴接王祥。 卢纶 送绛州郭参军

典故
王祥守奈

相关人物
王祥


《晋书》卷三十三〈王祥列传〉~987~
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其笃孝纯至如此。

例句

王祥守奈,蔡顺分椹。 李瀚 蒙求

典故
休徵选

相关人物
吕虔
 
王祥


《晋书》卷三十三《王祥传》
「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览劝之,为具车牛,祥乃应召,虔委以州事。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

例句

国为休徵选,舆因仲举题。 卢藏用 饯许州宋司马赴任

《国语辞典》:王祥  拼音:wáng xiáng
人名。(西元180~268)字休徵,魏晋间临沂人。性至孝,仕魏至太尉,入晋为太保,卒谥元。
《国语辞典》:王祥卧冰(王祥卧冰)  拼音:wáng xiáng wò bīng
王祥自幼丧母,继母不慈,极尽刁难之事,然祥仍非常孝顺。母欲食鱼,天寒地冻,祥解衣卧冰求鱼;母思黄雀炙,黄雀自入,双亲终被祥的孝行所感动。见《晋书。卷三三。王祥传》。后比喻事亲至孝。
《國語辭典》:八公  拼音:bā gōng
1.汉淮南王刘安博雅好古,招募天下俊才,有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披、雷被、晋昌、伍被八人慕德而往,世称为「八公」。他们曾和诸儒大山、小山之徒相与论说,著《淮南子》。见汉。高诱〈淮南子序〉。
2.晋武帝时,以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司马望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合称为「八公」。见《晋书。卷二四。职官志》。
《国语辞典》:王衍  拼音:wáng yǎn
人名:(1)(西元246~311)字夷甫,晋临沂人,王祥之孙。时人称其丰姿高彻,如瑶林琼树。以清谈著称,累官至司徒,护东海王越丧回。西晋亡,投降石勒,为石勒所杀。(2)(?~西元926)本名宗衍,后去宗名衍,字化源,五代时前蜀主王建之子。嗣位后荒淫无度,后唐庄宗遣将伐之,遂降,既入洛阳,卒被杀。
《漢語大詞典》:八王
(1). 晋惠帝 ( 司马衷 )时,宗室诸王间大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指 汝南王 亮 、 楚王 玮 、 赵王 伦 、 齐王 冏 、 长沙王 乂 、 成都王 颖 、 河间王 颙 、 东海王 越 。详“ 八王之乱 ”。
(2). 晋 代 王祥 、 王衍 、 王绥 、 王澄 、 王敦 、 王导 、 王戎 、 王玄 的合称。晋书·裴秀传:“ 裴 、 王 二族盛於 魏 晋 之世,时人以为八 裴 方八 王 。 徽 比 王祥 , 楷 比 王衍 , 康 比 王绥 , 绰 比 王澄 , 瓚 比 王敦 , 遐 比 王导 , 頠 比 王戎 , 邈 比 王玄 云。”
《國語辭典》:八王之乱(八王之亂)  拼音:bā wáng zhī luàn
西晋时,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囧、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互相争杀,遂成大乱,史称为「八王之乱」。
《漢語大詞典》:江鲤(江鯉)
(1).江中鲤鱼。南齐书·高逸传·宗测:“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先哲以为美谈,余窃有惑。诚不能潜感地金,冥致江鲤,但当用天道,分地利。孰能食人厚禄,忧人重事乎?”按,“冥致江鲤”指 晋 王祥 剖冰得双鲤的故事。
(2).旧题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江鲤”借指书信。 宋 黄庭坚 《都下喜见叔父》诗:“冥鸿难借问,江鲤多沉浮。”
《漢語大詞典》:冰鲤(冰鯉)
(1).冰下的鲤鱼。谓 王祥 卧冰事。 唐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故友仍同里,常僚每合堂。渊龙过 许劭 ,冰鲤弔 王祥 。” 唐 黄滔 《祭钱塘秦国太夫人》:“食则万钱调膳,禄则三世及亲。见綵衣则衣锦之姿,见冰鲤则和羹之味。”
(2).泛指鲤鱼。 唐 唐彦谦 《夏日访友》诗:“春盘擘紫虾,冰鲤斫银鱠。”
《國語辭典》:佩刀  拼音:pèi dāo
1.系佩在腰间的刀。如:「空军仪队指挥的佩刀相当精致。」
2.将刀佩戴在腰间。如:「英国皇家侍卫左腰佩刀,英姿挺拔。」
《漢語大詞典》:吕虔刀
三国 魏 刺史 吕虔 有一宝刀,铸工相之,以为必三公始可佩带。 虔 以赠 王祥 ; 祥 后位列三公。 祥 临终,复以刀授弟 王览 ; 览 后仕至大中大夫。事见晋书·王览传。后遂以“吕虔刀”为宝刀之美称。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前军 苏武 节,左将 吕虔 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天下军储一线漕,无能空佩 吕虔 刀。”
分類:刺史宝刀
《漢語大詞典》:赠宝刀(贈寶刀)
见“ 赠刀 ”。
《漢語大詞典》:赠刀(贈刀)
晋书·王览传:“初, 吕虔 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 虔 谓 祥 ( 王祥 )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 祥 固辞,强之乃受。 祥 临薨,以刀授 览 ( 祥 弟 王览 )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 览 后奕世多贤才,兴於 江 左矣。”后世因以“赠刀”为赞许别人堪负重任,前程远大之典。晋书·王导王悦等传赞:“ 恬 恂 踵德,副 吕虔 之赠刀。” 清 钱谦益 《〈王氏族谱〉序》:“耆老扶杖于乡国,英少彯缨于上都,彬彬乎,彧彧乎,赠刀之遗休,树槐之餘荫也。”亦作“ 赠宝刀 ”、“ 赠虔刀 ”。 唐 李白 《赠华州王司士》:“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 明 张煌言 《马尔毓职方改署幕府骑兵参军未免牢落戏赠》:“国破兰香已半消,侯门谁復赠 虔 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