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国王(國王)  拼音:guó wáng
1.君主国家的领袖。
2.中国古代最高的封爵。自汉朝至明朝皆有。唐。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一。封爵》:「大唐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郡公、县公、开国侯、伯、子凡九等。」
3.受封的外藩。如历史上的朝鲜国王、越南国王。
《國語辭典》:天兵  拼音:tiān bīng
1.王者的军队。唐。李白 塞下曲六首之五:「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2.天神的兵。《西游记》第五回:「当时李天王传了令,著众天兵扎了营,把那花果山围得水泄不通。」
《國語辭典》:关内(關內)  拼音:guān nèi
泛指关口以内的地方。如函谷关以内、山海关以内均称为「关内」。也称为「关里」。
《國語辭典》:私家  拼音:sī jiā
1.大夫以下之家。《礼记。礼运》:「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唐。孔颖达。正义:「大夫以下称家。」
2.家。《旧唐书。卷一二三。李巽传》:「虽在私家,亦置案牍簿书,勾检如公署焉。」
3.私人、平民。相对于公家、官吏等而言。
《漢語大詞典》:王正
(1).王朝钦定历法的正月。特指元月元日。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王正会夷夏,月朔盛旗幡。” 明 蘅芜室 《再生缘》第四出:“金甌全盛,千秋奠鼎泰阶平。只是那漠南齐解辫, 百粤 会王正。”参见“ 王正月 ”。
(2).指王朝所颁之历法。 宋 曾巩 《谢熙宁六年历日表》:“式谨王正之授,俾知民事之常。”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开读有感》:“百年万国奉王正,相业臺纲属老成。”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君臣二人,各分尊卑而坐。王正盛夏,天道炎热。”
《漢語大詞典》:王正月
周 天子所颁历法的正月。 周 以建子之月(农历十一月)为正。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 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 文王 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王正月:“未为天子,虽为建子而不敢谓之正。《武成》‘惟一月壬辰’是也。已为天子,则谓之正而復加王,以别於 夏 殷 。春秋‘王正月’是也。”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春不书王:“春秋每岁必书‘春,王正月’……以 周 月记事者,则 孔子 书‘王正月’以别之,谓此正月乃王之正月,见其犹尊王也。”镜花缘第五二回:“如春秋书月而曰‘王正月’。所以书‘王’者,明正朔之所出,即所以序君臣之义。”
《國語辭典》:偏安  拼音:piān ān
封建王朝失去中原地区而偏处于部分领土,称为「偏安」。《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國語辭典》:火德  拼音:huǒ dé
1.古代以五行附会王朝的运祚,以火而王者称为「火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四。用事切当》:「一丁扶火德,三合巩皇基。」
2.火的功能。唐。刘禹锡〈武陵观火〉诗:「火德资生人,庸可一日无?」
《國語辭典》:王法  拼音:wáng fǎ
朝廷所颁布的法令。即国法。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明有王法,我和你告官去来。」《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冯君瑞是我内地生员,关系朝廷体统,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赎身的价银来?目无王法已极!」
《國語辭典》:后主(後主)  拼音:hòu zhǔ
1.继承王位的君主,嗣君。《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杜周传》:「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2.历史上惯称朝代的末代君主为「后主」。如蜀汉刘后主、南唐李后主。
《國語辭典》:乌孙(烏孫)  拼音:wū sūn
国名。汉时建于西域,其位置相当于今新疆境内温宿县以北,伊宁市以南之地。
《國語辭典》:九锡(九錫)  拼音:jiǔ xí
古代天子优礼大臣,所赐与的车马、衣服、乐器、朱户、纳陛、虎贲、弓矢、鈇钺、秬鬯等九种物品。《三国演义》第六一回:「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明。周朝俊《红梅记》第二四出:「我为一朝臣宰,礼绝百寮,恩加九锡,封祖荫孙,富贵已极。」
《國語辭典》:受禅(受禪)  拼音:shòu shàn
承受禅让的帝位。三国魏。曹植〈责躬〉诗:「受禅于汉,君临万邦。」唐。陈鸿《长恨传》:「既而玄宗狩成都,肃宗受禅灵武。」
《國語辭典》:义兵(義兵)  拼音:yì bīng
1.仗义兴起,除暴救民的兵。《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三国演义》第五回:「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也作「义军」。
2.泛称自备器械,不支领官俸,团结自卫的义务兵。南宋初最盛。《宋史。卷一九○。兵志四》:「河北东、陕西有义勇,麟州有义兵。」
《國語辭典》:定鼎  拼音:dìng dǐng
1.相传夏禹铸九鼎以为传受帝位的宝器,而王都所在便是鼎的所在,因此后人称定都、建都为「定鼎」。《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当先洪武爷扫荡胡尘,定鼎金陵,是为南京。」
2.比喻得天下、奠定帝业。明。凌濛初《红拂记。楔子》:「俺姓杨名素。身为名将,职任元戎。曾佐文皇定鼎。」
《漢語大詞典》:一王
一代王朝。史记·太史公自序:“ 孔子 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汉书·叔孙通传赞》:“ 叔孙通 舍枹鼓而立一王之仪。” 颜师古 注:“别创 汉 代之礼,故云一王之仪也。”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采 周 之旧,以会成王义” 唐 孔颖达 疏:“采 周 公之旧典,以会合成一王之大义。” 唐 柳宗元 《王侍郎母刘氏志文》:“修经术以求圣人之道,通古今以推一王之典。”
分類:一代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