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王祥 朝代:曹魏末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4—268 【介绍】: 三国魏末西晋初琅邪临沂人,字休徵。事后母孝。母病欲食鱼,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得鲤,后世列为二十四孝之一。汉末大乱,避地庐江,隐居三十余年。徐州刺史吕虔辟为别驾,有治绩。魏高贵乡公立,预定策功,拜司隶校尉,累迁司空、太尉。入晋,拜太保,封睢陵公。琅邪王氏自祥及其弟览始为盛门。
全晋文·卷十八
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末避乱,隐居三十馀年。魏黄初中,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举秀才,除温令,累迁大司农。高贵乡公即位,封关内侯,拜光禄勋,转司隶校尉,迁太常,封万岁亭侯,为三老。陈留王即位,拜司空,转太尉,加侍中,封雎陵侯。晋受禅,拜太保,进爵为公。泰始五年卒,年八十五,谥曰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35—264 【介绍】: 即吴景帝。三国吴皇帝,字子烈。孙权第六子。初封琅邪王。孙亮为吴主,徙丹杨,转徙会稽。太平三年,孙綝废亮,迎立休。不久,杀孙綝,宠任左将军张布、丞相濮阳兴。喜读书,好射雉。在位时朝政紊乱,赋役繁重。在位七年。卒谥景。
全三国文·卷六十四
帝讳休,字子烈,大帝第六子,以太平三年迎立,改元永安,在位七年。谥曰景皇帝。
元毗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休弼。常山王拓跋遵裔孙。孝武帝在藩,少与之亲。及孝武即位,出必陪乘,入于卧内。帝与高欢有隙,大臣议者多有异同,唯毗以关中帝王之地,殷勤劝请西入关。后策功论赏封魏郡王。高欢恨之,宣告云:天子西入,事起元毗,虽百赦,不在原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9—432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休元。王导曾孙。东晋末,为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参军主簿。曾以农务顿息,建议屯田。从刘裕征战,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官至太尉长史,转左长史。曾为刘裕请九锡。入宋,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宋少帝景平二年,参与徐羡之等废杀少帝,宋文帝即位,进位司空。及羡之等被杀,弘既非首谋,弟昙首又为文帝亲信,仍为侍中、司徒、扬州刺史。曾上表请士人不与庶民连坐,人丁全役自十六岁改为十七岁等。文帝元嘉九年,进位太保,领中书监。历任藩辅,不营财利。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人皆依仿之,谓之“王太保家法”。
全宋文·卷十八
弘字休元,敬弘从弟,晋司徒珣子。隆安末为会稽王道子骠骑参军主簿。义熙初为武帝镇军咨议参军,封华容县侯,迁琅邪王大司马从事中郎。出为宁远将军、琅邪内史、尚书吏部郎中、豫章相,复为武帝中军咨议参军,迁大司马右长史。转吴国内史,征为太尉长史,转左长史,领彭城太守。宋国建,迁尚书仆射,领选。又迁监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二郡诸军事、抚军将军、江州刺史。武帝受禅,加散骑常侍,封华容县公,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文帝即位,进司空,封建安郡公。固辞,加使持节侍中,进号车骑大将军,开府刺史如故。寻征为侍中、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以大旱逊位,降为卫将军。元嘉九年进太保,领中书监。卒,谥曰文昭,有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0—435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休泰。王伟之子。家贫,好史籍,博涉多闻。因得父旧书,撰《晋安帝阳秋》,时人谓宜居史职,除著作佐郎,使续后事,书论晋安帝义熙九年。受刘裕(宋武帝)密令,毒死安帝。恭帝即位,迁黄门侍郎,领著作郎、西省事,凡诸诏令,皆出其手。入宋,仍掌史事。少帝时,迁侍中,出为吴郡太守。所撰宗庙歌辞、《孝传》等皆佚。
全宋文·卷十八
韶之字休泰,弘从弟。晋骠骑将军廙曾孙,初为谢琰卫军参军,除著作佐郎。领西省事,转中书侍郎。恭帝即位,迁黄门侍郎,领著作郎西省如故。宋受禅,加骁骑将军、本郡中正。少帝即位,迁侍中,出为吴兴太守。文帝时征为祠部尚书,加给事中,免。又出为吴兴太守,元嘉十二年卒,有集二十四卷。(案,《隋志》重出,前作十九卷,后作二十四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3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字休明。宋文帝次子。封始兴王。迁荆州刺史。初曲意事刘劭,与劭多有过失,屡为帝所诘责,乃共为巫蛊。及劭杀文帝自立,召浚同行,戎服乘马而见劭。及劭败,浚并其三子共为江夏王刘义恭所斩。
全宋文·卷十二
浚字休明,小字虎头,文帝次子。元嘉十三年封始王,历后将军、湘州刺史,迁南豫州扬州刺史,加散骑常侍,进号中军将军。出为征北将军、南徐兖二州刺史,徙卫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未行,元凶弑立,以为侍中中书监,领太子太傅、南州刺史,录尚书事,为义军所诛。
王谦之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9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休光。宋文帝元嘉末任豫章太守,太子刘劭杀文帝,谦之起兵讨劭。孝武帝初迁骁骑将军,御史中丞,吴兴太守,封邵阳县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4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文帝第十八子。初封顺阳王,改封桂阳王。历官江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司空、侍中。宋明帝杀诸弟,休范以人才庸劣得免,然常忧惧。明帝死,休范自谓宗戚莫二,应居宰辅。后废帝元徽二年,在寻阳起兵反,逼台城。萧道成率兵守新亭,使部将黄回、张敬儿诈降,中计被杀。
全宋文·卷十四
休范,文帝第十八子。孝建三年封顺阳王,大明元年改封桂阳王,为冠军将军、南彭城下邳太守。寻出为江州刺史,加征虏将军。入为秘书监,领前军将军。迁左卫将军,加给事中。永光初转中护军,领崇宪卫尉。明帝定乱,以为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加南兖州刺史。进征北大将军,加散骑常侍。征为秘书监、中军将军、扬州刺史。出为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未拜,改授骠骑大将军南徐州刺史。未拜,还为江州。后废帝即位,进司空侍中。元徽元年进太尉。明年,举兵内逼,为黄回所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8—471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休业。少有志行。初为庐陵国侍郎。母卒,隐居不仕。颇营田园之资。好文义,不以人俗累怀。宋孝建、大明、泰始中累辟不就。山中有蚿虫,鸣声清长,听之使人不厌,而其形甚丑,乃为《蚿赋》以自况。
《漢語大詞典》:王休
帝王的美德。《诗·大雅·江汉》:“ 虎 拜稽首,对扬王休。” 郑玄 笺:“策令之时,称扬王之美德。”《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北齐享庙乐辞》:“祖考其鉴,言萃王休。”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 李义府 ﹞不能尽忠竭节,对敭王休。” 宋 强至 《上知郡都官状》:“入对王休,备攄贤藴。”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特别是人君的盛德上感天庭,这是应该报扬王休的了。”
阴阳五行家用语。犹进退。谓进贤而退不肖。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九卿分职,以佐三公;三公总统,典和阴阳,皆当考治以效实为王休者也。” 彭铎 校正引 俞樾 云:“此言自守相令长至三公,皆当考绩以效实而进退之,贤则任用,不贤则罢斥。‘王休’二字借用五行王相休囚之説。”参见“ 王相 ”。
《漢語大詞典》:王相
阴阳家以王(旺盛)、相(强壮)、胎(孕育)、没(没落)、死(死亡)、囚(禁锢)、废(废弃)、休(休退)八字与五行、四时、八卦等递相配搭,以表示事物的消长更迭。五行用事者为王,王所生为相,表示物得其时。 汉 王充 论衡·难岁:“立春,艮王、震相、巽胎、离没、坤死、兑囚、乾废、坎休。王之冲死,相之冲囚,王相冲位,有死囚之气。” 汉 王符 潜夫论·梦列:“风雨寒暑谓之感,五行王相谓之时……故审其徵候,内考情意,外考王相,即吉凶之符,善恶之效,庶可见也。” 汪继培 笺:“《五行大义》云:五行体休王者,春则木王,火相,水休,金囚,土死;夏则火王,土相,木休,水囚,金死;六月则土王,金相,火休,木囚,水死;秋则金王,水相,土休,火囚,木死;冬则水王,木相,金休,土囚,火死。” 南朝 陈 徐陵 《报德寺刹下铭》:“观其山川形势,王相徵图,瞻拜高峦,宛如前梦。” 唐 白居易 《咏家酝十韵》:“井泉王相资重九,麴蘖精灵用上寅。” 清 梅曾亮 《书李林孙事》:“ 土鋆 与言,言形势王相,用兵奇正之道,皆不省。” 王文濡 等音注:“王相,阴阳家语。一作‘旺相’……俗以得时为旺相,失时为休囚。”
《漢語大詞典》:王相
(1).诸侯王之相。 三国 魏 王肃《诸王国相宜为国王服斩缞议》:“王则国家所以封,王相则国家使为王臣,但王不与理人之事耳。”
(2).星座名。即王良。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非数年在西也。” 梁启雄 解引 尹桐阳 曰:“王相,王良也。”参见“ 王良 ”。
《分类字锦》:圣王休祥(圣王休祥)
神农经山川云雨五行四时阴阳昼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皆为圣王休祥焉
《國語辭典》:便殿  拼音:biàn diàn
正殿以外的其他宫殿,常为皇帝宴息之处。宋。苏轼〈谏贾浙灯状〉:「右臣向蒙,召对便殿。」也作「别殿」、「别宫」。
《漢語大詞典》:王所
(1).指燕寝,古代帝王休息安寝的处所。周礼·天官·九嫔:“九嬪掌妇学之灋……而以时御叙于王所。” 郑玄 注:“王所息之燕寝。”史记·周本纪:“ 武王 至 周 ,自夜不寐, 周公 旦 即王所曰:‘曷为不寐?’”
(2).指行宫。《穀梁传·僖公二十八年》:“公朝于王所。朝不言所,言所者,非其所也。” 惠栋 九经古义·穀梁传:“王所者,犹 汉 时所谓行在所也。” 唐 刘禹锡 《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 华阳 黑水 ,昔称丑地,近者尝为王所,百态丕变。”
《漢語大詞典》:幄次
古代帝王休憩或祀神用的帷帐。宋史·礼志二:“侍中请降輅赴幄次,有司奏解严。”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天申圣节:“乐作,卫士山呼,驾兴,入幄次小歇。”清史稿·礼志二:“﹝ 乾隆 ﹞十四年,展拓西郊坛宇,更新幄次。”
《国语辞典》:情不自胜(情不自胜)  拼音:qíng bù zì shēng
情感激动得无法承受。南朝宋。明帝〈罪始安王休仁诏〉:「追寻悲痛,情不自胜。」也作「情不自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