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率意
(1).悉心尽意。汉书·文帝纪:“率意思远,无有所隐。” 王先谦 补注:“率无极意, 元 成 纪多言悉意是也。悉、率双声,故字变为率耳。”新唐书·儒学传中·王绍宗:“鄙夫书无工者,特由水墨之积习耳。常精心率意、虚神静思以取之。”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学 李 杜 者,勿执於句字之间,当率意熟读,久而得之。此提魂摄魄之法也。”
(2).随意;轻率。 晋 陆机 《文赋》:“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乃知此处 伯度 ,是 李 非 杜 也。注书不可率意如此。”《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所以做官的切不可率意断狱,任情用刑,也要求箇公平明允。” 范文澜 《〈中国通史〉第一编再版说明》:“本编采取史料,避免墨守旧说,但也不敢率意而谈或穿凿附会以求新奇。”
(3).肆意。 晋 陆机 《〈豪士赋〉序》:“震主之势,位莫盛焉;率意无违,欲莫顺焉。” 宋 苏洵 《上皇帝书》:“其率意恣行者,人亦望风畏之。”金史·移剌慥传:“ 海陵 虐法,率意更改……吏不知适从,夤缘舞法。”
(4).直率,按照本意。三国志·蜀志·霍王向张等传论:“ 费诗 率意而言,皆有可纪焉。”明史·罗复仁传:“﹝ 復仁 ﹞在帝前率意陈得失。尝操南音,帝顾喜其质直,呼为‘老实罗’而不名。” 章炳麟 《文学说例》:“盖 胜 既率意奏陈,退而撰次本言,施以藻采,史官传述,遂若造膝所陈,语本若尔。”
《漢語大詞典》:适情率意(適情率意)
犹言放任情意。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适情率意,旁若无人。”
《漢語大詞典》:帅意(帥意)
(1).谓循其意志。国语·周语下:“象天能敬,帅意能忠。”《汉书·元帝纪》:“相将九卿,其帅意毋怠,使朕获观教化之流焉。”
(2).随意;率意。 鲁迅 《〈嵇康集〉跋》:“惟 黄 刻帅意妄改,此本遂得稍稍胜之。”
《漢語大詞典》:漫兴(漫興)
谓率意为诗,并不刻意求工。 明 杨慎 《木泾周公裒集鄙诗刻之作此以谢》诗:“漫兴诗成散逸多,玉人彩笔为编摩。”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二:“ 倪云林 每作画,必题一诗,多率意漫兴。”
分類:率意刻意
《國語辭典》:脱口(脫口)  拼音:tuō kǒu
不加思索,顺口说出。《文明小史》第八回:「至少亦有一半看熟在肚里,不然怎么能够脱口而出呢?」
分類:率意出口
《國語辭典》:挦扯(撏扯)  拼音:xún chě
锁定、执定。《朱子语类。卷十一。读书法下》:「谓如甲说如此,且挦扯住甲,穷尽其词;乙说如此,且挦扯住乙,穷尽其词。」
《國語辭典》:挦扯(撏撦)  拼音:xún chě
多方摘取、摭拾。多指剽窃词句或割裂文义。宋。刘攽《贡父诗话》:「赐宴,优人有为义山者,衣服败敝,告人曰:『吾为诸馆职挦扯至此。』」宋。刘克庄〈跋刘叔安感秋八词〉:「耆卿有教坊丁大使,意态美成,颇偷古句,温李诸人,困于挦扯。」
《國語辭典》:横心(橫心)  拼音:héng xīn
不顾一切,下定决心。如:「即使上司不断地慰留,他仍横心辞职。」
《漢語大詞典》:横步
率意而行;信步。 明 徐渭 《书〈草玄堂稿〉后》:“迨数十年,长子孙而近嫗姥,於是黜朱粉,罢倩顰,横步之所加,莫非问耕织於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