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燕雀伍  拼音:yàn què wǔ
比喻地位卑微或器识狭小之辈。《北史。卷六七。崔彦穆等传。论曰》:「崔彦穆……等昔在山东,沉沦下位,并以羁旅之士,邅回于燕雀之伍,终佩龟组。」
《漢語大詞典》:隅隙
(1).语山《淮南子·说山训》:“受光於隙照一隅,受光於牖照北壁。”后以“隅隙”指很狭小的地方。《晋书·刘颂传》:“害法在犯尤,而谨搜微过,何异放兕豹于公路,而禁鼠盗于隅隙。”
(2).引申为某一方面,某一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
分類:狭小
《漢語大詞典》:龉龊(齬齪)
犹龌龊。局促,狭小。谓艰涩难读。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孟浩然》:“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令齬齪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
《漢語大詞典》:低狭(低狹)
低矮狭小。 冯德英 《苦菜花》第二章:“他这时打量着这幢低狭的茅草屋。”
分類:低矮狭小
《漢語大詞典》:阨僻
(1).狭隘偏执。文选·扬雄〈羽猎赋〉:“狭三王之阨僻,嶠高举而大兴。” 李善 注:“ 郑氏 曰:‘阨僻,陋小也。’”
(2).狭小偏斜。 晋 成公绥 《啸赋》:“狭世路之阨僻,仰天衢而高蹈。”
《国语辞典》:斗居  拼音:dǒu jū
形容狭小的房屋。也作「斗室」。
分类:狭小房屋
《漢語大詞典》:迮狭(迮狹)
亦作“迮狭陿”。 狭小;狭窄。 汉 王逸 《九思·伤时》:“迫中国兮迮陿,吾欲之兮九夷。”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晋书·谢琰传:“而塘路迮狭, 琰 军鱼贯而前。”
分類:狭小狭窄
《漢語大詞典》:卑局
低矮狭小。魏书·外戚传下·胡国珍:“太后以 太上君 坟瘞卑局,更增广,为起塋域门闕碑表。”北史·后妃传上·孝文文昭皇后高氏:“后先葬在 长陵 东南,陵制卑局,因就起山陵,号 终寧陵 。”
分類:低矮狭小
《漢語大詞典》:湫居
低矮狭小的住宅。 清 曹寅 《送弈师张崇辉南游》诗:“湫居已足除风雨,湖海今将续旧游。”
《漢語大詞典》:陋圃
狭小的园圃。借指浅狭简陋的居处。《文选·何劭〈赠张华〉诗》:“周旋我陋圃,西瞻 广武 庐。” 李周翰 注:“陋圃,谓 敬祖 之园。 华 居在西,故云西瞻也。 华 封 广武侯 ,故曰‘广武庐’。庐,宅也。”
《漢語大詞典》:袒褊
形容衣服袒露而狭小。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许婚借援》:“丢了僧伽帽,撇了袒褊红衫。”红衫,指僧衣偏衫。
《漢語大詞典》:拙袖
史记·五宗世家“﹝ 长沙定 王发 ﹞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溼贫国” 裴駰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 景帝 后二年,诸王来朝,有詔更前称寿歌舞。 定王 但张袖小举手。左右笑其拙,上怪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迴旋。’帝以 武陵 、 零陵 、 桂阳 属焉。”后因以“拙袖”喻幅员狭小的邦国。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先是 辽 欲过 鸭緑江 为界, 高丽 上表云:‘……归 汶阳 之旧田,抚绥敝邑;回 长沙 之拙袖,忭舞昌辰。’其参知政事 朴寅亮 之词也。 辽 主善之,遂寝其议。”
《漢語大詞典》:蕞猥
狭小鄙塞。 唐 樊宗师 绛守居园池记:“岂新田又蕞猥不可居,州地或自有兴废。” 章炳麟 《封建考》:“邦国既有九贡,其诸侯所未食者,附庸蕞猥,官简事希。”
分類:狭小
《国语辞典》:窄门(窄门)  拼音:zhǎi mén
1.狭小的门。如:「这房子的窄门上,贴著一副发人深省的对联。」
2.比喻狭窄的入口。如:「每年都有十多万的考生,想挤进大学的窄门。」
《漢語大詞典》:褊塉
土地狭小瘠薄。《魏书·高祖纪上》:“ 灵丘郡 土既褊塉,又诸州路衝,官私所经,供费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