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39,分50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燕子
燕山
燕市
燕雀
双燕
燕台
飞燕
燕赵
燕然
燕语
幽燕
乳燕
紫燕
燕云
燕寝
《國語辭典》:燕子  拼音:yàn zi
泛指燕雀目燕科的动物。春向北飞,秋复南返,飞行时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参见「燕」条。
《國語辭典》:燕山  拼音:yān shān
山脉名。位于北京市北缘,自西山一带蜿蜒向东至河北省山海关,山势陡绝。主峰雾灵山,高二千一百一十六公尺。
《漢語大詞典》:燕市
(1). 战国 时 燕国 的国都。史记·刺客列传:“ 荆軻 嗜酒,日与狗屠及 高渐离 饮於 燕 市。” 晋 左思 《咏史》:“ 荆軻 饮 燕 市,酒酣气益震。” 明 袁宗道 《题瘦马卷》诗:“时去黄金 燕 市空,瘦来白练 吴 门短。”
(2).指 燕京 。即今 北京市 。 金 元好问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诗:“明月高楼 燕 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清 戴名世 《郭烈妇传》:“余在 燕 市,客 日照 李学士 邸第。” 康有为 《赠陈镇南编修兄》诗:“落拓 燕 市中,穷愁寄歌哭。”
《國語辭典》:燕雀  拼音:yàn què
动物名。雀类。体型纤小,嘴圆锥形。雄鸟的头和背羽毛呈黑色;雌鸟则为暗褐色。以昆虫为食。能飞取抛掷的弹丸,人们常饲养以为戏。
《國語辭典》:燕雀安知鸿鹄志(燕雀安知鴻鵠志)  拼音: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ì
语本《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比喻庸俗者无法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三国演义》第四回:「『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也作「燕雀岂知鸿鹄志」。
《骈字类编》:双燕(双燕)
南北朝 鲍照 咏双燕诗二首 其一 双燕戏云崖,羽翰始差池。
南北朝 萧子显 燕歌行 桐生井底叶交枝。今看无端双燕离。
隋 无名氏 杨白花 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帏翠被郁金香。
唐 崔湜 同李员外春闺 捲帘双燕入,披幌百花惊。
唐 李白 琴曲歌辞 双燕离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唐 权德舆 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 其三 檐前晓色惊双燕,户外春风舞百花。
唐 鲍溶 秋怀五首 其四 双燕不巢树,浮萍不出山。
唐 欧阳澥 咏燕上主司郑愚 翩翩双燕画堂开,送古迎今几万回。
宋 陆游 偶作夜雨诗明日读而自笑别赋一首 残蝉不断知秋近,双燕归来伴昼长。
宋 戴复古 萍乡客舍 檐楹双燕语,风雨百花残。
金 李俊民 卜居 惭愧画梁双燕子,笑人今日又天涯。
金 赵秉文 不识无情双燕子,南来北去为谁忙。
《國語辭典》:燕台(燕臺)  拼音:yān tái
地名。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
《國語辭典》:飞燕(飛燕)  拼音:fēi yàn
1.飞翔的燕子。《乐府诗集。卷三一。相和歌辞六。唐。梁氏琼。铜雀台》:「舞时飞燕列,梦里片云来。」
2.汉成帝之后赵飞燕。参见「赵飞燕」条。
3.东汉末年叛军领袖张燕的绰号。《后汉书。卷七一。朱俊传》:「贼帅常山人张燕,轻勇趫捷,故军中号曰飞燕。」
《漢語大詞典》:燕赵(燕趙)
(1).指 战国 时 燕 赵 二国。亦泛指其所在地区,即今 河北省 北部及 山西省 西部一带。史记·春申君列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 燕 赵 无 齐 楚 , 齐 楚 无 燕 赵 也。” 唐 崔湜 《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余本 燕 赵 人,秉心愚且直。” 明 章美中 《秋思》诗:“凉风起 燕 赵 ,万里浮云阴。” 朱德 《太行春感》诗:“从来 燕 赵 多豪杰,驱逐 倭 儿共一樽。”
(2).《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有“ 燕 赵 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句,后因以“燕赵”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南朝 梁武帝 《戏作》诗:“长袂必留客,清哇咸绕梁。 燕 赵 羞容止, 西 妲 惭芬芳。” 宋 苏舜钦 《昇阳殿故址》诗:“髑髏今成堆,皆昔 燕 赵 面。”
《漢語大詞典》:燕然
(1).古山名。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的 杭爱山 。 东汉 永元 元年,车骑将军 窦宪 领兵出塞,大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记 汉 威德。见《后汉书·窦宪传》。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序》:“遂踰 涿邪 ,跨 安侯 ,乘 燕然 ,躡 冒顿 之区落,焚 老上 之 龙庭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若 班固 燕然 之勒, 张昶 华阴 之碣,序亦盛矣。”
(2).泛指边塞。诗文中叙建立边功时,常引用之。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边论》:“比及十载,民知义方。然后简将授奇,扬旌 云 朔 ……铭功於 燕然 之阿,饗徒於 金微 之曲。” 唐 李峤 《饯薛大夫护边》诗:“佇见 燕然 上,抽毫颂武功。” 宋 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词:“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 未勒归无计。” 明 汪廷讷 《种玉记·阃命》:“桓桓大将操兵柄,管此去单于繫颈,马到处 燕然 勒名。”
(3).指 汉 班固 所撰《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诗文。 唐 窦巩 《经窦车骑故城》诗:“荒陂古堞欲千年,名振图书剑在泉。今日诸孙拜坟树,愧无文字续《燕然》。”
(4).古地名。旧唐书·回纥传:“﹝ 贞观 中﹞以 多览 为 燕然府 , 僕骨 为 金微府 ……於故 单于臺 置 燕然都护府 统之,以导宾贡。”参阅文献通考·四裔二四
《國語辭典》:燕语(燕語)  拼音:yàn yǔ
1.燕子的鸣叫声。唐。姚合〈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树暗蝉吟咽,巢倾燕语愁。」宋。无名氏〈西江月。梁上喃喃燕语〉词:「梁上喃喃燕语,纸间戢戢蚕生。」
2.聊天、閒谈。《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汉书。卷八一。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
《漢語大詞典》:幽燕
古称今 河北 北部及 辽宁 一带。 唐 以前属 幽州 , 战国 时属 燕国 ,故名。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旦刷 幽 燕 ,昼秣 荆 越 。” 唐 杜甫 《恨别》诗:“闻道 河阳 近乘胜,司徒急为破 幽 燕 。” 郑观应 《盛世危言·治河》:“我朝定鼎 幽 燕 ,正 河 道敝坏之后,溃决频仍。”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词:“大雨落 幽 燕 ,白浪滔天。”
《國語辭典》:乳燕  拼音:rǔ yàn
1.雏燕。唐。李贺 南园诗一三首之八:「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宋。苏轼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词:「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2.刚孵生雏燕的母燕。南朝宋。鲍照〈采桑〉诗:「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萼。」唐。白居易〈新乐府。秦吉了〉:「鸢捎乳燕一窠覆,乌啄母鸡双眼枯。」
《國語辭典》:紫燕  拼音:zǐ yàn
1.古时良马之一。南朝梁。简文帝〈九日侍皇太子乐游宴〉诗:「紫燕跃武,赤兔越空。」
2.动物名。一种鸟,雀形目。体小而善鸣,颔下呈紫色,在门楣上筑巢。也称为「越燕」。
《漢語大詞典》:燕云(燕雲)
(1). 五代 时, 后晋 石敬瑭 以 燕 云 十六州割让给 契丹 。 燕 指 幽州 , 云 指 云州 。见新五代史·晋高祖纪。后以“燕云”泛指 华北 地区。 宋 汪元量 《湖州歌》之六:“北望 燕 云 不尽头, 大江 东去水悠悠。” 清 洪亮吉 《题萧照所绘宋高宗瑞应图六幅》诗:“唾手 燕 云 时已异,伤心 怀愍 事将同。”《花月痕》第四回:“逆 倭 势蹙……计欲结连 关 外 回番 各部,由草地潜入 燕 云 。”
(2).指 明 代京都地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燕 云 只有四种人多:奄竖多於縉绅,妇女多於男子,娼妓多於良家,乞丐多於商贾……昔人谓‘不如是不足为京都’,其言亦近之矣。”
《漢語大詞典》:燕寝(燕寢)
(1).古代帝王居息的宫室。《周礼·天官·女御》:“女御掌御叙于王之燕寝。”礼记·曲礼下“天子有后,有夫人” 唐 孔颖达 疏:“《周礼》王有六寝,一是正寝,餘五寝在后,通名燕寝。” 唐 杜甫 《唐故德仪赠淑妃皇甫氏神道碑》:“盖所以教本古训,发皇妇道,居具燕寝之仪,动有环珮之节。”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常朝:“本朝列圣忧勤政事,凡离宫燕寝,无不披览奏章,召对大臣。” 王国维 《观堂集林·明堂庙寝通考》:“古之燕寝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其南宫之室谓之适室,北宫之室谓之下室,东西宫之室则谓之侧室。四宫相背於外,四室相对於内,与明堂、宗庙同制。其所异者,唯无太室耳。”
(2).泛指闲居之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 仲尼 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復何在?” 王利器 集解:“燕寝,閒居之处。”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魏陈二梦》:“﹝ 陈阜卿 ﹞除 建康 留守,思 德言 所终之地,大恶之。既至,凡居室燕寝,皆避不敢往。” 清 赵翼 《平姚海明府卓荐入都》诗:“ 石壕 夜静追符少,燕寝香凝好句成。”
(3).指卧室。 章炳麟 《蕲黄母铭》:“以六月十日日昳,卒於燕寝。”
(4).公馀休息;睡眠。 宋 陆游 《问候叶通判启》:“春容方丽,燕寝多閒,冀调兴止之宜,用副倾依之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 刘 归,假贵家广宅,备客燕寝,洒扫光洁。”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陆双全:“有 陆郎 双全 者, 苏州 人。貌韶秀,为侍郎所钟爱,每燕寝间,非 陆 侍侧,则终夜不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