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桑寄生
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常寄生于山茶科和山毛榉科等植物上。叶革质,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夏秋开花,紫红色。浆果椭球形。另有毛叶桑寄生,也称桑上寄生。枝、叶、花均被褐色毛。中医以茎叶入药,叫广寄生,能治风湿痛、腰背痠痛等。
《漢語大詞典》:剌梅
即蜡梅。多年生落叶灌木。叶椭圆形,对生。冬末至初春先叶开花,花芳香。花瓣黄似蜡,故称。香气甚浓者称“檀香蜡梅”或“馨口蜡梅”,花瓣完全呈淡黄色者称“素心蜡梅”,均为著名观赏品种。花可提取芳香油,亦可入药。
《漢語大詞典》:窠丛(窠叢)
灌木之类的丛生枝干。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倒捻子,窠丛不大,叶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
《國語辭典》:吐根  拼音:tǔ gēn
植物名。茜草科吐根草属。为小灌木,高约三十公分。叶对生,呈椭圆形或倒卵形,花小,白色,结浆果,青黑色。其植物碱可供作催吐剂及袪痰药,吐根碱的盐酸盐为治疗阿米巴痢疾的药品。原产于巴西。
《國語辭典》:朱蕉  拼音:zhū jiāo
植物名。龙舌兰科朱蕉属,常绿灌木。高可达三公尺,叶互生,具长柄,丛生茎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夏季开花,圆锥花序长约三十公分,花白色或带黄色。浆果球形,红熟。属一般的观赏植物。分布华南、喜马拉雅山东部、麻六甲及澳洲北部。
《国语辞典》:毬兰(毬兰)  拼音:qiú lán
植物名。萝藦科毬兰属,常绿攀缘灌木,具乳汁,节上生气根,藉以攀缘上升。叶有柄,对生,厚肉质。伞形花序成球形,腋出,密花,花具长梗,花冠辐形,肉质,白色,中心副花冠星形,红色。蓇葖果线形。也称为「玉蝶梅」。
《国语辞典》:龙船花(龙船花)  拼音:lóng chuán huā
植物名。马鞭草科海洲常山属,小灌木。高二、三公尺,叶圆心形,疏齿至齿牙缘。顶生圆锥花序长十五至三十五公分;花冠红色稀白色。核果近球形,熟时蓝黑色。因在五月龙舟竞渡的时节盛开,故称为龙船花。可供观赏及药用。
《漢語大詞典》:骆驼刺(駱駝刺)
落叶灌木。枝上多刺,叶长圆形,花红。生于沙地,是骆驼的牧草。《中国民间故事选·自己跳水》:“冬天, 阿凡提 赶着驴,驴驮着一驮骆驼刺上市去卖。”
《国语辞典》:金雀花  拼音:jīn què huā
植物名。豆科金雀花属,常绿灌木。小叶一至三枚,倒卵形至倒披针形。夏开黄色蝶形花,单生或簇生叶腋,二翼瓣如飞雀,故称为「金雀花」。供观赏及药用。原产于欧洲中部及南部。也称为「金雀儿」。
《国语辞典》:海桐花  拼音:hǎi tóng huā
植物名。海桐科海桐属,常绿灌木。叶倒卵形,边缘反卷。夏月开花,顶生短圆锥花序,花白色,有香气。蒴果球形,三瓣裂,种子红色。栽培供观赏用。
《国语辞典》:八仙花  拼音:bā xiān huā
植物名。八仙花科八仙花属,落叶小灌木。叶对生,倒卵圆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锯齿。密集伞房花序,六、七月开花,几乎全部为中性花,淡红、紫色或白色,花瓣状萼片卵状长椭圆形,四至五枚,长一至二公分。果实为蒴果。可供观赏。分布于中国大陆和日本。也称为「粉团」、「绣球花」、「紫绣球」。
《漢語大詞典》:皂李
灌木名。鼠李的俗称。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鼠李:“可以染緑,故俗称皂李。”
《國語辭典》:榆叶梅(榆葉梅)  拼音:yú yè méi
植物名。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渐尖或三浅裂,中裂片尾状,粗重锯齿缘。春间开花甚繁,花单立,偶并生,淡红色。核果近球形,被毛。原产中国大陆。
《国语辞典》:鱼木(鱼木)  拼音:yú mù
植物名。白花菜科鱼木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小枝著生显著的白点,叶具长柄,掌状复叶,小叶三片,全边有光泽,六、七月开黄白色花,伞房花序,实圆而尖,分布于热带非洲、亚洲及太平洋诸岛,琉球土人取实为饵以钓鱼,故称为「鱼木」。
《國語辭典》:霸王鞭  拼音:bà wáng biān
1.一种民间舞蹈用的彩色短棒。棒的两端各控四、五个透空小孔,嵌入铜钱。表演时,藉摇动或碰击身体,以发出清脆声响。也称为「花棒」、「金钱棒」、「连厢棒」。
2.一种民间舞蹈,源自金时的《连厢词》。表演时舞动霸王鞭和利用霸王鞭碰击身体,以发出清脆声响。表演人数不拘,可变化排列各种队形,热闹非凡。也称为「打连厢」、「连厢舞」、「花棒舞」、「花棍舞」、「金钱棒舞」。
3.植物名。大戟科大戟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茎多分歧,全枝含多量白色乳汁。叶具短柄,互生,倒披针状长椭圆形或篦形。大戟花序成聚伞花序状,著生于棱角的凹处。花柱连合,柱头头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