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迎春花  拼音:yíng chūn huā
植物名。木犀科茉莉花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分枝细长,稍蔓状。叶对生,三出复叶,小叶披针形,深绿色,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毛。早春先叶开,花冠高盆形,裂片五至六枚,椭圆形,鲜黄色。主要供观赏用。
《国语辞典》:越橘  拼音:yuè jú
植物名。越橘科越橘属,常绿小灌木。高十至二十公分,叶椭圆形,长一至二公分,全缘或近全缘。短总状花序,初夏开淡红或白色花,花冠钟形,四裂。浆果圆形,红熟,味甘酸可食。也称为「牙疙瘩」。
《國語辭典》:高根  拼音:gāo gēn
一种局部麻醉剂和兴奋剂,用量过多时会引起中毒。参见「古柯碱」条。
《漢語大詞典》:白棘
灌木名。一名棘针。可入药。味辛寒,主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 唐 陈子昂 《观荆玉篇》诗序:“丙戌岁,余从左补闕 乔公 北征,夏四月,军幕次 张掖河 ,河洲草木无他异者,惟有仙人杖往往丛生……适有行人自谓能知药者谓 乔公 曰:‘此白棘也。’” 宋 苏轼 《又次前韵赠贾耘老》:“空餘白棘网秋虫,无復青莲出幽怪。”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白棘﹝集解﹞引 苏恭 曰:“棘有赤白二种,白棘茎白如粉,子叶与赤棘同。”
《漢語大詞典》:林缘
在森林和草地或灌木群落之间的交错群落,通常由人类的活动保持或使其扩大
树林的边缘或一个毗连树林的农村
《漢語大詞典》:芫华(芫華)
落叶灌木。叶小椭圆形,花小色紫,可供观赏。花蕾含芫花素,可供药用。急就篇卷四:“乌喙附子椒芫华。” 颜师古 注:“芫华,一名鱼毒,渔者煮之以投水中,鱼则死而浮出,故以为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饮以芫华一撮,即出蟯可数升,病已,三十日如故。”
《漢語大詞典》:蜀漆
落叶灌木常山的苗。根供药用。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常山蜀漆:“蜀漆乃常山苗,功用相同。”
《國語辭典》:指甲花  拼音:zhǐ jia huā
1.千屈菜科「散沫花」之别称。多年生灌木,叶对生。顶生圆锥花序,花绿白色至红色。蒴果球形。花含指甲花醌,用染指甲,故称之。
2.凤仙花科「凤仙花」的别名。参见「凤仙花」条。
《国语辞典》:山樱桃(山樱桃)  拼音:shān yīng táo
植物名。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叶卵形或广椭圆形,有锯齿,背面被绒毛,互生。春月随叶开花,花单生或两朵簇生,花瓣五片,白色。核果球形,夏月成熟,呈深红色,味甘多液,可食,种仁入药。也称为「毛樱桃」。
《国语辞典》:绣球花(绣球花)  拼音:xiù qiú huā
植物名。八仙花科八仙花属,落叶灌木。茎多分枝,叶对生,卵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呈钝齿状。春月开花,伞房花序顶生,殆均为中性花,四瓣偶五瓣,百花成朵,团圆如球,色白或淡红、淡蓝。也称为「玛哩花」、「八仙花」、「紫阳花」。
《国语辞典》:卫矛(卫矛)  拼音:wèi máo
植物名。卫矛科卫矛属,落叶灌木。枝干皆有物突起,状如箭翎,叶椭圆有锯齿,经秋红色绚烂,夏开淡黄绿色细花,树皮可造纸。
《国语辞典》:白藓(白藓)  拼音:bái xiǎn
植物名。芸香科白藓属,亚灌木。叶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卵形或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夏日梢头开花,排列成总状花序,有白或紫或淡红,似蜀葵花。花轴和花的外部具油腺,香气颇强。一般供观赏,嫩叶可食,根皮可入药。
《漢語大詞典》:白荆
灌木名。牡荆的一种。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荆:“荆, 寧浦 有三种:金荆可作枕,紫荆堪作牀,白荆堪作履。”
《漢語大詞典》:百两金(百兩金)
(1).牡丹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牡丹
(2).即珍珠伞。常绿小灌木。生于山坡丛林中,我国 浙江 、 湖南 、 江西 以及西南各省均有分布。可供观赏,根可药用。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百两金﹝集解﹞引 苏颂 曰:“百两金生 戎州 云安军 ,苗高二三尺,有干如木,叶似荔枝……凌冬不凋,初秋开花青碧色,结实大如豆,生青熟赤,採根入药。”
《漢語大詞典》:刺柴
长刺的丛生灌木。 鲁迅 《彷徨·祝福》:“寻到山墺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
分類:丛生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