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游 → 游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7,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游敖
逋荡
游策
漫客
慢迹
人是地行仙
浪迹浮踪
《漢語大詞典》:游敖(遊敖)
(1).敖游,漫游。《淮南子·精神训》:“休息于无委曲之隅,而游敖于无形埒之野。”《汉书·食货志上》:“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縞。”
(2).指游说。战国策·韩策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 秦 韩 之交。”
(3).游玩。史记·律书:“自年六七十翁亦未尝至市井,游敖嬉戏如小儿状。”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或以谋姦合任为业,或以游敖博奕为事。”
见“ 游遨 ”。
《漢語大詞典》:游遨(遊遨)
嬉游;游逛。《三国志·魏志·吴质传》“封列侯”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始 质 为单家,少游遨贵戚间,盖不与乡里相沉浮。” 唐 虚中 《赠秀才》诗:“ 筠阳 多胜致,夫子纵游遨。”参见“ 遨游 ”。
亦作“ 游敖 ”。亦作“ 游驁 ”。 漫游,游历。诗·齐风·载驱:“ 鲁 道有荡, 齐子 游敖。”一本作“ 游遨 ”。 朱熹 集传:“游遨,犹翱翔也。” 陈奂 传疏:“游敖,犹敖游也。”鹖冠子·王鈇:“游敖同品,祭祀同福,死生同爱,祸灾同忧。”吕氏春秋·察今“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 汉 高诱 注:“驁,千里马名也。王者乘之游驁,因曰驥驁也。”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乘良策肥,千里游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左太冲 絶丑,亦復效 岳 游遨,於是羣嫗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明 陈献章 《漫题》诗之二:“饭蔬食饮水,曲肱谢游遨。”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然而鵾鹏化焉,蛟龙藏焉,万宝之都,而吞舟之鱼所乐而游遨也。”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昔闻承平贵公子,软裘宝马夸游敖。”
《國語辭典》:逋荡(逋蕩)  拼音:bū dàng
旷职游荡、逃亡。《汉书。卷七四。丙吉传》:「吉驭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欧丞相车上。」
《漢語大詞典》:游策(遊策)
游人用的竹杖。借指漫游。 清 方文 《送吴平露黔游》诗:“知君游策不辞远,曾去 粤 东西復返。”
《漢語大詞典》:漫客
漫游的人。 明 高启 《赠漫客》诗:“漫客乃其徒,放意在云水。”
分類:漫游
《漢語大詞典》:慢迹
漫游无定的行踪。 明 陈子龙 《生日寄酬唐吴江杯斝之赠》诗:“贞心寡谐趣,慢迹谢崇营。”
分類:漫游行踪
《国语辞典》:人是地行仙  拼音:rén shì dì xíng xiān
(谚语)地行仙,为传说中漫游人间的神仙。人是地行仙比喻人的行踪不定。《红楼梦》第八七回:「俗语说:『人是地行仙』,今日在这里,明日就不知在那里。譬如我原是南边人,怎么到了这里呢?」
《漢語大詞典》:浪迹浮踪(浪迹浮蹤)
到外漫游,行踪不定。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想当日恨冲冲,乱离间家业空,浪迹浮踪,水远山重。”亦作“ 浪跡萍踪 ”。 吴梅 《风洞山·埋忠》:“我草泽偷生苦淹留,却教我浪跡萍踪向何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