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风水(風水)  拼音:fēng shuǐ
1.风和水。《宋书。卷一。武帝本纪上》:「公中流蹙之,因风水之势,贼舰悉泊西岸。」
2.一种认为房屋或坟地的方向以及周围的地脉、山势、水流等能决定吉凶祸福的传统见解。常用于兴建房舍或埋葬死者。
《国语辞典》:除湿(除湿)  拼音:chú shī
去除湿气、潮湿。如:「除湿机」、「除湿剂」。
《漢語大詞典》:马床(馬牀)
防止马受湿气侵袭的木垫。庄子·马蹄“编之以皁栈” 唐 成玄英 疏:“栈,编木为椗,安马脚下,以去其湿,所谓马牀也。”
《漢語大詞典》:虫气(蟲氣)
中医病名。旧谓人体寄生虫可由寒湿气郁结化成,故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蟯得之於寒溼,寒溼气宛篤不发,化为虫。臣 意 所以知 薄吾 病者,切其脉,循其尺,其尺索刺麤,而毛美奉髮,是虫气也。”
《漢語大詞典》:煞水
去湿气。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僧人五荤都戒,就只喝一口素酒。这个东西冬天挡寒,夏天煞水,像走长道儿还可以解乏。”
分類:湿气
《漢語大詞典》:烝濡
蒸腾的湿气。 宋 苏辙 《次韵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陆寺》:“烦热暗消秋簟冷,烝濡未解夜灯昏。”
分類:蒸腾湿气
《漢語大詞典》:风蹶(風蹶)
指外界风、寒、湿气侵入体内,逆行于上所致的疾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济北王 病,召臣 意 诊其脉,曰:‘风蹶胸满。’即为药酒,尽三石,病已。”
《漢語大詞典》:浥郁(浥鬱)
潮湿气闷,不通风。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收种:“凡五穀种子,浥鬱则不生;生者,亦寻死。”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韭:“九月收子,其子黑色而扁,须风处阴乾,勿令浥鬱。”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取茧:“若用厨、箱掩盖,则浥鬱而丝绪断絶矣。”
《漢語大詞典》:痹湿(痹濕)
由湿气侵入肌体而导致肢节疼痛、麻木的病。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菖蒲乾薑之止痹湿。”
《漢語大詞典》:湿家(濕家)
中医称患湿气病的人。《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暍〉》:“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注:“湿家,谓病湿之人。”
分類:中医湿气
《漢語大詞典》:湿疫(濕疫)
亦作“溼疫”。 受暑热与湿气而引起的疾病。史记·南越列传论:“ 隆虑 离溼疫, 佗 得以益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