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久湮
因时间久远而湮没。
《漢語大詞典》:湮废(湮廢)
湮没废弃。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序》:“兵火荡析之餘,井閭湮废。”明史·王玺传:“ 洪武 间,立石画界,约樵牧毋越疆。岁久湮废,诸番往往阑入,而中国无赖人又潜与交通为边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然二三十年来,内庭静摄,教坊乐部皆湮废。时好新声,三姑筝尘久矣!”
分類:湮没废弃
《國語辭典》:晻昧  拼音:ǎn mèi
1.形容幽暗不明。《汉书。卷九。元帝纪》:「然而阴阳未调,三光晻昧。」
2.暧昧、不光明。《汉书。卷六六。杨敞传》:「恽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以〕晻昧语言见废,内怀不服。」
3.隐藏埋没。《汉书。卷三○。艺文志》:「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
《漢語大詞典》:湮坠(湮墜)
湮没失落。隋书·炀帝纪上:“经典散逸,宪章湮坠。”旧唐书·礼仪志二:“昔 汉 氏承 秦 ,经籍道息,旁求湮坠,详究难明。”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六:“ 庄宗 皇帝终平大憝,奄有中原,倘闕编修,遂成湮坠。”
分類:湮没失落
《漢語大詞典》:沦缺(淪缺)
湮没,残缺。宋书·乐志一:“ 汉 末大乱,众乐沦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自 秦 烧,经典沦缺。”隋书·音乐志下:“ 汉 末大乱,乐章沦缺。”
分類:湮没残缺
《漢語大詞典》:湮散
湮没散佚。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 西臺 陷殁,简牘湮散。”新唐书·魏徵传:“始丧乱后,典章湮散。”
分類:湮没散佚
《漢語大詞典》:殒坠(殞墜)
陨落。荀子·赋:“天地易位,四时易乡,列星殞坠,旦暮晦盲。”引申为湮没。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序》:“承平之盛,不可殞坠。輒因步领之暇,搜求遗逸,传於必信,名曰开天传信记。”
分類:陨落湮没
《漢語大詞典》:湮缅(湮緬)
湮没殆尽。《宋书·礼志三》:“至於室宇堂个,户牖达向,世代湮缅,难得该详。”
分類:湮没殆尽
《漢語大詞典》:食盖(食蓋)
掩盖,使湮没。食,通“ 蚀 ”。逸周书·皇门:“媚夫有邇无远,乃食盖善夫,俾莫通在于王所。” 孔晁 注:“媚夫见近利而无远虑,利为掩盖善夫,俾莫通。”
分類:掩盖湮没
《漢語大詞典》:坠湮(墜湮)
湮没亡失。 清 龚自珍 《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古籍坠湮十之八,颇籍伪书存者十之二,帝胄天孙,不能旁览杂氏,惟赖幼习五经之简,长以通於治天下。”
分類:湮没亡失
《漢語大詞典》:湮隳
湮没毁坏。 清 侯方域 《〈孟仲练诗〉序》:“ 孟君 凡四来 雪苑 ,每来则必有零落湮隳之感。”
分類:湮没毁坏
《漢語大詞典》:湮枯
湮没干涸。 鲁迅 《二心集·〈进化和退化〉小引》:“林木伐尽,水泽湮枯。”
分類:湮没干涸
《漢語大詞典》:湮殄
湮没殄绝。旧唐书·礼仪志五:“自义乖 闕里 ,学灭 秦 庭,儒雅既丧,经籍湮殄。”
分類:湮没
《国语辞典》:庞贝壁画(庞贝壁画)  拼音:páng bèi bì huà
义大利古城庞贝因维苏威火山爆发而被湮没,在十七世纪末被挖掘出来,所保留的壁画可以显示希腊末期的绘画风格,成为重要的美术研究资料。
《漢語大詞典》:汩暗
湮没不明。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近代无正史, 梁 、 陈 、 齐 文籍犹可据,至 周 隋 事多脱捐。今耳目尚相及,史有所冯;一易世,事皆汩暗,无所掇拾。”
分類: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