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消 → 销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销亡(銷亡)
(1).消失。庄子·天地:“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万物復情,此之谓混冥。” 汉武帝 《李夫人赋》:“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诗刺道丧,故兴义销亡。” 退思 《广东人对于光复前途之责任》:“只见人口之销亡,不闻生计之充裕。”
(2).失败,灭亡。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杀贼表》:“宿寇遗孽,闇然销亡;四海九州,廓然清晏。”《三国演义》第四十回:“后人有诗嘆 刘表 曰:‘……总为牝晨致家累,可怜不久尽销亡。’”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吴振西》:“触蛮争战戈矛罢, 朔 蜀 销亡壁垒平。”
《國語辭典》:失去  拼音:shī qù
失掉。如:「一场意外的车祸,使他失去了双腿。」
《國語辭典》:退隐(退隱)  拼音:tuì yǐn
退职隐居或断绝世俗的应酬交际。《孔子家语。卷九。七十二弟子解》:「孔子卒后,原宪退隐,居于卫。」《史记。卷八○。乐毅传》:「及民志不入,狱囚自出,然后二子退隐。」
《漢語大詞典》:歇绝(歇絶)
(1).消失;衰谢。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序》:“菁华隐没,芳流歇絶。”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芳树:“若 齐 王融 ‘相思早春日’, 谢朓 ‘早玩华池阴’,但言时暮众芳歇絶而已。”
(2).止息;断绝。 清 戴名世 《雁荡记》:“余怀遁世之思久矣,辗转未遂,至是垂暮无成,万念歇絶!” 章炳麟 《文学说例》:“自衰 宋 至今,散行噂沓,纚辞緄殽,《苍》《雅》之学,於兹歇絶。”
《漢語大詞典》:沈没
亦作“沉没”。
(1).没入水中。隶释·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沉没洪渊,酷烈为祸。”三国志·吴志·华覈传:“今虽颇种殖,閒者大水沉没。”南史·沈攸之传:“及攻 郢城 ,夜尝风浪,米船沉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万一买不着私盐,他便连船也不要了,等夜静时,凿穿了船底,由他沉下去,便报了个沉没。” 冰心 《我的童年》:“听说还有一艘叫做‘海天’的,因为舰长驾驶失误,触礁沉没了。”
(2).借指死亡。 明 李贽 《招魂》:“ 王逸 云:‘ 小山 之徒閔伤 屈原 身虽沉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赋以彰其志。’”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他们以自己的沉没,证明着革命的前行。他们到底并不是旁观者。”
(3).埋没;湮没。南史·鲍照传:“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轲论史书》:“夫圣 唐 鉅跡及贤士大夫事,皆磊磊轩天地,决不沉没。”
(4).落入。宋书·天文志一:“ 衡 所造浑仪,传至 魏 晋 ,中华覆败,沉没戎虏, 绩 蕃 旧器,亦不復存。”隋书·天文志上:“其仪略举天状,而不缀经星七曜。 魏 晋 丧乱,沉没西戎。”
(5).隐没;消失。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倘有沉没书札银信及伪造新闻者,轻则罚,重则罪。” 鲁迅 《野草·影的告别》:“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向培良 《飘渺的梦》:“不知卖什么东西的小贩的凄厉曳长的声音渐渐沉没在冻凝的空气里。”
(6).犹沉迷;沉浸。三国志·魏志·和洽传“ 洽 同郡 许混 者, 许劭 子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周斐 《汝南先贤传》:“ 劭 宗人 许栩 ,沉没荣利,致位司徒。”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三幕:“但从你创作者来说,你这样全心全意沉没在你的悲哀里,恐怕不能够经久吧?”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三:“如今她的全部生活仿佛就沉没在对那一去不复返的太平盛世的怀恋。”
(7).降落。 张资平 《她怅望着祖国天野》十:“赤热的火球,渐渐的沉没在远山后面。” 阿英 《流离》一:“这时月亮已经沉没,很黯黑。”
《漢語大詞典》:湮晦
埋没;消失。晋书·忠义传·嵇含:“悼大道之湮晦,遂含悲而吐曲。” 宋 陆游 《除删定官谢丞相启》:“声名湮晦,衣食空无。”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周益公词科旧稿跋:“惜乎后嗣无闻,遗墓湮晦,已作燔尸之所。” 清 曾国藩 《〈孟子要略〉序跋》:“然如 许叔重 《五经异义》、 余隐之 尊孟辨之类,皆湮晦数百年矣。”
分類:埋没消失
《國語辭典》:淹没(淹沒)  拼音:yān mò
1.被水遮盖。如:「大水淹没稻田。」
2.蹧践埋没。如:「淹没人才」。
3.消失。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五。苏东坡诗》:「其本系随年之先后,编订成编;顾元、明以来,久已淹没。」
《漢語大詞典》:销灭(銷滅)
消除;消失。《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且裦广将顺君父之美,匡捄销灭既往之过,古今通义也。”《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寅之后文明大著, 中 外之猜嫌、 满 汉 之疑忌,尽皆销灭。” 孙中山 《革命原起》:“十餘年所建立之革命基础,皆完全销灭。”
分類:消除消失
《國語辭典》:隐没(隱沒)  拼音:yǐn mò
隐匿、消失。《书经。吕刑》:「其刑上备,有并两刑」句下唐。孔颖达。正义:「言有两刑,亦具上之,恐狱官有所隐没,故戒之。」
《漢語大詞典》:融释(融釋)
(1).熔解。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耿先生:“反视其下,若垂酥滴乳之状,盖初为火之所融释也。”
(2).消失;化解。 贾思协 齐民要术·插梨原注引《永嘉记》:“ 青田村 民家,有一梨树,名曰‘官梨’;子大,一围五寸。常以供献,名曰‘御梨’。实落地即融释。” 宋 叶适 《〈沈子寿文集〉序》:“读之者如设芳醴珍殽,足饮饜食而无醉饱之失也,又能融释众疑。” 明 唐顺之 《答茅鹿门知县书》之二:“熟观 鹿门 之文及 鹿门 与人论文之书,门庭路径与鄙意殊有契合,虽中间小小异同,异日当自融释,不待喋喋也。”
(3).通解;解释。 清 戴名世 《自订时文全集序》:“见近日所雕刻流传,熟习人口者,卑弱不振,私窃叹之,因以其平日所窥探於经史及诸子者,条贯融释,自闢一径而行。”
《漢語大詞典》:隳颓(隳頽)
(1).衰败;毁败。 唐 白居易 《短歌行》之一:“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頽。” 宋 欧阳修 《论盗贼事宜札子》:“又见国家纲纪隳頽,法令宽弛,赏罚不立,善恶不分,体弱势危,可忧可惧。”
(2).消失;消沉。 宋 司马光 《和景文议交绝句》:“邇来友义渐隳頽,直谅多闻贵不回。”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放归》:“寡人据于蒺藜,入于幽谷,颜色憔悴,志气隳頽。”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我的性格已为她隳颓,我的灵肉已为她糜烂,我的事业已为她抛掷,我的家庭已为她离散了。”
《漢語大詞典》:沦灭(淪滅)
(1).沉没。 汉 马融 《广成颂》:“渀薄汾橈,沦灭潭渊。”
(2).灭亡。南史·梁纪上·武帝上:“ 建康城 内不达天命,自取沦灭。”隋书·王世积传:“吾辈俱 周 之臣子,社稷沦灭,其若之何?” 鲁迅 《华盖集续编·“死地”》:“先烈的‘死’是后人的‘生’的唯一的灵药,但倘在不再觉得沉重的民族里,却不过是压得一同沦灭的东西。”
(3).消失;埋没。宋书·乐志一:“今乐曲沦灭,知音世希。” 宋 苏轼 《屈原塔》诗:“南宾旧属 楚 ,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宋 叶适 《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士不遇,巖栖谷隐,姓名沦灭。”
《國語辭典》:退席  拼音:tuì xí
1.离开坐席。《礼记。玉藻》:「侍坐则必退席,不退则必引而去君之党。」《太平广记。卷五七。太真夫人》:「安期有惭色,退席曰:『下官实不知灵药之妙,品殊乃尔,信骇听矣。』」
2.民意代表因违反议事规则,被主席勒令退出议场;或为表示抗议,而自动离开议场,均谓「退席」。
《漢語大詞典》:杳绝(杳絶)
(1).消失。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 歷城县 光政寺 有磬石,形如半月,腻光如滴,扣之,声及百里。 北齐 时移於都内,使人击之,其声杳絶。却令归本寺,扣之声如故。”
(2).悬隔,隔绝。 唐 梁肃 《止观统例》:“凡所为上圣之域,岂隔阔辽夐,与凡境杳絶歟?是惟一性而已。”
分類:消失隔绝
《國語辭典》:消索  拼音:xiāo suǒ
萧条、不景气。《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问道:『你家搬在那里好么?』八老道:『甚是消索。』」《红楼梦》第一○三回:「那夏家先前不住在京里,因近年消索,又记挂著女孩,新近搬进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