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封门(封門)  拼音:fēng mén
1.官署封闭其门户。
2.旧时在大门外侧,另外架置一道镂空的木制半截门,用以采光,称为「封门」。白天只关封门,到了夜间才栓起木板房门以保安全。《金瓶梅》第六八回:「进小胡衕往西走,第三家豆腐铺隔壁上坡儿,有双扇红封门儿的,就是他家。」
3.北方天气冷时,为了保暖,房门外常加上一层门,以防冷风侵入,天暖时可取下。《金瓶梅》第七七回:「这妇人连忙把封门一开,西门庆钻入里面。」
《漢語大詞典》:七里濑(七里瀨)
在 浙江省 桐庐县 南。两山夹峙, 东阳江 奔泻其间,水流湍急,连亘七里,故名。北岸 富春山 ( 严陵山 )传说为 东汉 严光 ( 严子陵 )耕作垂钓处。《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 ” 李贤 注引 南朝 陈 顾野王 《舆地志》:“ 七里瀨 在 东阳江 下,与 严陵瀨 相接,有 严山 。” 唐 白居易 《新小滩》:“江南客见生乡思,道似 严陵 七里滩 。” 宋 梅尧臣 《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人传 七里滩 ,昔日来钓此。滩上水溅溅,滩下石齿齿。其人不可见,其事清且美。”
《國語辭典》:钱塘江(錢塘江)  拼音:qián táng jiāng
河川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县城以南的浙江下游,称为「钱塘江」。江水曲折回绕,故也称为「曲江」。
《漢語大詞典》:大龙湫(大龍湫)
在 浙江省 雁荡山 马鞍岭 西,是我国著名的大瀑布。水从高约190米的 连云嶂 凌空而下,白练飞泻,极为壮观。为 雁荡 风景三绝之一。也称“龙湫”。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雁荡山日记后:“又二里,渐闻水声,则大龙湫从卷崖中泻下。”
《漢語大詞典》:东中(東中)
晋 室南渡后对 浙江 会稽 一带的泛称。亦专指 会稽 。晋书·王羲之传:“ 羲之 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徧游 东中 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 唐 李嘉祐 《送张惟俭秀才入举》诗:“春归定得意,花送到 东中 。” 清 吴伟业 《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诗序:“ 玉京道人 莫详所自出,或曰 秦淮 人,姓 卞 氏……踰两年,渡 浙江 ,归於 东中 一诸侯。”
《國語辭典》:烟雨楼(煙雨樓)  拼音:yān yǔ lóu
位于浙江省嘉兴县鸳鸯湖中,为吴越钱元璙所建,楼四面临湖,景色迷濛,为城南胜景。
《國語辭典》:开篇(開篇)  拼音:kāi piān
1.江浙一带弹词曲艺的小唱段,原在正书演出前加唱,以为定场,与正文无关。现已独立,分对口、群唱、小组唱、对白开篇等。其中以苏州弹词开篇最有特色,如宫怨、新木兰词。
2.江浙地方戏曲演出前,或附加与正戏无关的唱段。如越剧开篇、沪剧开篇。
《漢語大詞典》:稽城
即 会稽城 。今 浙江 绍兴 。 宋 苏舜钦 《天章道中》诗:“画鷁低飞湖水平,高低楼阁满 稽城 。”
《国语辞典》:鄮县(鄮县)  拼音:mào xiàn
县名。汉始置,旧城在今浙江省鄞县东。
《漢語大詞典》:道场山(道場山)
山名。在 浙江 湖州 境内, 南朝 梁 时 如讷禅师 筑庵于山,遂得名。 宋 苏轼 《游道场山何山》诗:“ 道场山 顶 何山 麓,上彻云峰下幽谷。” 王文诰 辑注:“﹝ 查 注﹞《释氏稽古略》: 梁 乾化 二年, 湖州 道场山 , 如訥禪师 卓庵於山,乘虎游行。” 宋 王十朋 《游卧龙山遂用旧韵》:“徧插茱萸忆兄弟,更添北望 道场山 。” 明 邢昉 《太白山人》诗:“ 太白 之峰安可攀,远游未厌辞人间。苕花如雪伤頽颜,千秋突兀 道场山 。”
《漢語大詞典》:赤亭
(1).古地名。 唐 时曾在 西州 (辖境当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吐鲁番盆地 一带)置 安西都护府 。 赤亭 即在 西州 蒲昌 (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鄯善县 )东北, 唐 政府于此设戍,名 赤亭守捉 ,为赴 安西 必经之路。 唐 岑参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诗:“寒驛远如点,边烽互相望。 赤亭 多飃风,鼓怒不可当。”新唐书·地理志四:“﹝ 伊州 伊吾郡纳职 ﹞县西……三百九十里有 罗护守捉 ,又西南经 达匪草堆 ,百九十里至 赤亭守捉 ,与 伊 西 路合。”
(2).古地名。在今 浙江 富春江 边。《文选·谢灵运〈富春渚〉诗》:“ 定山 缅云雾, 赤亭 无淹薄。” 李善 注引《吴郡缘海四县记》:“ 钱唐 西南五十里有 定山 …… 赤亭 , 定山 东十餘里。” 南朝 宋 谢惠连 《赠别》诗:“昨发 赤亭 渚,今宿 浦阳 汭。” 明 汤显祖 《长卿初拟恣游浙东胜处》诗:“杳嶂鸣笳响相答, 赤亭 风颺寒潮起。”
《國語辭典》:谢灵运(謝靈運)  拼音:xiè líng yùn
人名。(西元385~433)南朝宋文学家,谢玄之孙,小名客儿,时称谢客。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少好学,工书画,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性好山水,肆意遨游,所至辄为题咏,以致其意。其诗开创山水写实派风格。初为太尉参军,后徙广州,有诗传世。
《漢語大詞典》:烂柯山(爛柯山)
山名。又名 石室山 。在今 浙江省 衢县 南。又 河南省 新安县 、 山西省 沁县 、 广东省 高要县 并有 烂柯山 ,皆相传为樵夫遇仙处。 唐 刘禹锡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紵兼竹书箱因成篇用答佳贶》诗:“ 烂柯山 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广东二·肇庆府》:“ 高峡山 、 烂柯山 在府东南四十六里,一名 柯斧山 ,旧传 王质 观碁处,亦名 端山 ,峡之对山也。”参见“ 烂柯 ”。
《國語辭典》:烂柯(爛柯)  拼音:làn kē
晋代王质上山砍柴,遇仙人下棋,置斧而观,后见斧柄朽烂,回家时,已百岁,时人皆不识的故事。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后比喻人世的变换转移。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若还奏曲能招凤,在此观棋必烂柯。」
《漢語大詞典》:三天竺
浙江 杭州 天竺山 有上、中、下 天竺寺 ,合称 三天竺 。 元 萨都剌 《季夏游灵隐诸峰》诗:“ 三天竺 畔全无暑,六月松阴尺五冰。” 元 吕止庵《后庭花·冷泉亭》曲:“佛国 三天竺 ,禪关 九里松 。” 李光 《河山四律》:“风怀偶託 三天竺 ,涕泪曾挥 五国城 。”
《漢語大詞典》:段家桥(段家橋)
即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断桥 。 宋 赵汝茪 《梦江南》词:“昨梦醉来骑白鹿,满湖春水 段家桥 ,濯髮听吹簫。” 元 赵文 《瑞鹤仙》词:“记 菩提寺 路, 段家桥 水,何时重到梦处。”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孤山三堤胜迹:“ 断桥 ,故名 寳祐桥 ,自 唐 时呼为 断桥 。 张祜 诗云‘ 断桥 荒蘚合’是也。岂以 孤山 之路至此而断,故名之歟? 元 时 钱惟善 《竹枝词》,有 段家桥 之名,闻者哂之,以为杜撰,然 杨 萨 诸诗,往往亦称 段桥 ,未可谓无证也,故两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