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惠民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保定府满城人,字济众。天顺时以举人入仕。知齐河县。在任以廉洁谨慎闻。敕褒其中正不阿。九年任满,致仕归。家居不干有司,离众独立。
《漢語大詞典》:济众(濟衆)
救助众人。《论语·雍也》:“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红楼梦第七七回:“这东西虽然值钱,总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十二章:“智以开物成务、利用、前民;仁以博施、济众、爱人、利物,自智仁以外无以为荣。”
《國語辭典》:博施济众(博施濟眾)  拼音:bó shī jì zhòng
广施德惠,救助众人。《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宋。邢炳。疏:「君能博施济众,何止事于仁?谓不啻于仁,必也为圣人乎!」《元史。卷四。世祖本纪一》:「虽在征伐之间,每存仁爱之念,博施济众,实可为天下主。」
《國語辭典》:普济众生(普濟眾生)  拼音:pǔ jì zhòng shēng
佛家用语。指佛施展法力,援救众生脱离苦海,使登彼岸。《太平广记。卷一六一。张应》:「应即往精舍中,见竺昙镜。镜曰:『普济众生,但君当一心受持耳。』」也作「普济群生」。
《漢語大詞典》:佛力
佛教徒认为佛法有救济众生的功力,谓之佛力。 南朝 梁武帝 《以李胤之得牙像赦诏》:“宜承佛力,弘兹宽大。” 元 何中 《照武西塔上报恩寺》诗:“始知佛力宏,能使地灵现。”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南宋纪·高宗》:“ 潜善 这等有福,佛力耶?”
《國語辭典》:济度(濟度)  拼音:jì dù
使他人安全的通过水域。佛教以苦海比喻轮回,所以使他人脱离轮回苦海也称为「济度」。《杂阿含经》卷三六:「桥船以济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给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长。」也作「济渡」。
《国语辞典》:博爱济群(博爱济群)  拼音:bó ài jì qún
广施爱心,救济众人。常用于医界祝贺开业或纪念场合的题辞。
《國語辭典》:俵济(俵濟)  拼音:biǎo jì
分给救济。《水浒传》第六七回:「便把大名府库藏打开,应有金银宝物,段匹绫锦,都装载上车子。又开仓廒,将粮米俵济满城百姓了。」
广济众生神咒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之异名。
愿济众生困厄
【三藏法数】
谓我设成正觉,得一切智时,众生困厄,被诸恼患,吾当济脱令断恩爱也。
存济众生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广大慈悲之心,遍行六度,于法界一切有情,悉能存济,得所依止;凡有所需,若法若财,悉如其意,随时随处,无有限碍。如地广大,了无边际,一切众生,皆能容受;随其种性,各得依止,而能生长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