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浊水(浊水)  拼音:zhuó shuǐ
不清洁的水。《庄子。山木》:「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
《国语辞典》:浊水溪(浊水溪)  拼音:zhuó shuǐ xī
河川名。台湾最长的溪,全长一百八十六公里。主源雾社溪,发自中央山脉合欢山南麓。因含沙量高,溪水长年混浊,故称为「浊水溪」。
《漢語大詞典》:污泥浊水(汙泥濁水)
亦作“污泥浊水”。 比喻落后、腐朽和反动的东西。 陈登科 肖马 《破壁记》第四章:“她以一种宗教徒似的虔诚,拼命在自己灵魂深处挖‘污泥浊水’,一点一滴都写在思想汇报上。”
《國語辭典》:清尘浊水(清塵濁水)  拼音:qīng chén zhuó shuǐ
清尘,飞扬的尘土,指他人;浊水,污浊的水流,指自己。「清尘浊水」语本三国魏。曹植 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比喻人相隔绝,聚会无期。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卷二。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歙漆阿胶忽纷解,清尘浊水何由逢。」
分類: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