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潸然  拼音:shān rán
流泪的样子。《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传》:「纷惊逢罗,潸然出涕。」唐。刘长卿 新年作诗:「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國語辭典》:泫然  拼音:xuàn rán
流泪的样子。《礼记。檀弓上》:「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脩墓。』」唐。沈既济《任氏传》:「郑子泫然对曰:『殁矣!』」
《國語辭典》:涕零  拼音:tì líng
流泪。《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分類:流泪落泪
《漢語大詞典》:沾洒
亦作“ 霑洒 ”。
1.谓水珠或泪珠等洒落并使沾着物濡湿。北齐书·窦泰传:“电光夺目,驶雨霑洒。” 唐 杜甫 《伤春》诗之四:“岂无 嵇绍 血,霑洒属车尘。”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季兰:“率以明白之操,徽美之诚,欲见於悠远,寓文以宣情,含毫而见志,岂泛滥之故,使人击节霑洒,弹指追念,良有谓焉。” 清 顾炎武 《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欑宫时闻缅国之报》诗:“年年霑洒频寒食,咫尺龙髯近帝旁。”
2.使人受惠。《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常慙血怨居臣下,明君巡幸恩霑洒。”
《國語辭典》:索然  拼音:suǒ rán
乏味、落寞。《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如今先生把他做了诗,下面又强对了一句,便觉索然了。」《红楼梦》第一三回:「宝玉因近日林黛玉回去,剩得自己孤恓,也不和人顽耍,每到晚间,便索然睡了。」
《漢語大詞典》:流珠
(1).炼出丹丸。 晋 葛洪 神仙传·刘安:“一人能煎泥成金,凝铅为银,水鍊入石,飞腾流珠。”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米启》:“非丹灶而流珠,异 荆臺 而炊玉。”
(2).流泪成珠。 郭沫若 《静夜》诗:“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参见“ 泣珠 ”。
分類:流泪
《國語辭典》:泣珠  拼音:qì zhū
传说鲛人流泪成珠。晋。张华《博物志。卷二。异人》:「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國語辭典》:掩涕  拼音:yǎn tì
遮著脸哭泣。《楚辞。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临江濒而掩涕兮,何有九招与九歌?」
分類:掩面流泪
《漢語大詞典》:破涕
停止流泪。《周书·王褒传》:“且当视阴数箭,排愁破涕。人生乐耳,忧戚何为!” 唐 王绩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诗:“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宋 陆游 《霜风》诗:“丈夫经此寧非福,破涕灯前一粲然。”《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瞧着他,破涕笑了起来。”
分類:停止流泪
《國語辭典》:垂泣  拼音:chuí qì
无声哭泣,掉眼泪。《韩非子。五蠹》:「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有道无时,孟子所以咨嗟。有时无君,贾生所以垂泣。」
《漢語大詞典》:悲涕
悲痛流泪。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帝从席前伏御牀,视太后镜奩中物,感动悲涕。” 宋 范仲淹 《与朱氏书》:“遽闻哀讣,苦事苦事,同年中又失一相爱者,悲涕悲涕。”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王从事妻》:“﹝ 王从事 ﹞为 衢州 教授,赴 西安 宰宴集,羞鳖甚美,坐客皆大嚼, 王 食一臠,停箸悲涕。”
分類:悲痛流泪
《漢語大詞典》:泣别
流泪告别。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泣别目眷眷,伤心步迟迟。”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以诗送别,随偕生至 和桥 进香,毕,相与泣别。”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全诗是新娘子的泣别辞。”
分類:流泪告别
《國語辭典》:泣诉(泣訴)  拼音:qì sù
哭著诉说、控诉。如:「箫声悠扬,彷佛在泣诉一段凄美的故事。」「受害者泣诉著凶手的罪行。」宋。沈作哲《寓简》卷一○:「明皇时,番胡入见,伶人讥其貌,不能堪,相与泣诉于上前。」
《國語辭典》:泣珠  拼音:qì zhū
传说鲛人流泪成珠。晋。张华《博物志。卷二。异人》:「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漢語大詞典》:泪涟涟
形容不断流泪的样子。
《国语辞典》:抛梭(抛梭)  拼音:pāo suō
流泪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觉得心动,走到那牛跟前,那牛就两眼抛梭的淌下泪来。」
分类: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