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鸡同鸭讲(鸡同鸭讲)  拼音:jī tóng yā jiǎng
比喻彼此无法沟通。如:「他俩的对话根本就是鸡同鸭讲,怎么会有结论呢?」
分类:彼此沟通
《国语辞典》:婚姻恳谈(婚姻恳谈)  拼音:hūn yīn kěn tán
一种以培养婚姻缔结者良好沟通的方式,以促进亲密关系与创造美满婚姻为目的的研习课程与活动。婚姻恳谈源自西元1952年西班牙巴塞隆纳Gabriel Calvo神父帮助夫妻深入沟通并改善关系的心理学方法,后来为各地教会陆续采用,也成为社福单位的服务项目。
《国语辞典》:教育媒体(教育媒体)  拼音:jiào yù méi tǐ
用来沟通和达成教学目标所运用的工具或媒体。如教材、教具等。
《国语辞典》:使用者介面  拼音:shǐ yòng zhě jiè miàn
指提供电脑软体与使用者沟通的媒介或方式。从电脑专业知識而言,使用者介面对使用者而言是一种输入介面,对电脑而言是一种输出介面,对人机互动而言是一种沟通的协定(Protocol)。例如视窗即为一种使用者介面。
《国语辞典》:亲师语音教育网(亲师语音教育网)  拼音:qīn shī yǔ yīn jiào yù wǎng
协助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教育网站(网址为:www.clf.org.tw)。由财团法人世纪领袖文教基金会在教育部、交通部与中华电信公司合作下,于民国九十年建构完成,内容有「亲师语音留言」(020338888)、「三分钟父母成长大学」、「亲师传真」(020301199)。透过网站或语音系统,家长可随时随地接收到班导师、校长、家长会、教育局、教育部的新讯息,可取代原有书面联络簿的功能。
《国语辞典》:禽有禽言,兽有兽语(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拼音:qín yǒu qín yán,shòu yǒu shòu yǔ
(谚语)比喻各有彼此沟通了解的方法。《西游记》第七二回:「原来那妖精幔天结网,掳住这七般虫蛭,却要吃他。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当时这些虫哀告饶命,愿拜为母,遂此春采百花供怪物,夏寻诸卉孝妖精。」
《国语辞典》:网路交流联谊(网路交流联谊)  拼音:wǎng lù jiāo liú lián yì
利用网路上沟通的便利,达成感情交流的目的。
《国语辞典》:网路笔友(网路笔友)  拼音:wǎng lù bǐ yǒu
藉由电子邮件、网路聊天室沟通交往的朋友。
《国语辞典》:意见沟通(意见沟通)  拼音:yì jiàn gōu tōng
以书面或口头彼此交换意见、沟通思想的过程与方法。
《国语辞典》:比手式  拼音:bǐ shǒu shì
因言语不通,故用手作出某些动作藉以沟通。《文明小史》第五十回:「像我们安徽省这些翻译,一听法国话,全成了锯了嘴的葫芦,到那时候,我还是和他比手式,还是不理他呢?」也作「比手势」。
《国语辞典》:比手势(比手势)  拼音:bǐ shǒu shì
用手作出某些动作,藉以代替言语沟通意念。如:「他在二楼上比手势叫我上去呢!」也作「比手式」。
《国语辞典》:不打点(不打点)  拼音:bù dǎ diǎn
1.没想过、没想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今我每自得了这宝镜,动不动上千上万不消经求,凭空飞到,梦里也是不打点的。」
2.不沟通、不协调。如:「这种事,不打点怎行得通?」
3.不整理。如:「这个家乱七八糟的,你也不打点一下。」
《国语辞典》:共识决(共识决)  拼音:gòng shì jué
一种议案表决方式。对于某些争议性低或已在正式会议上充分沟通过的议案,通常都会安排共识决的方式进行表决,以提升议事效率。表决时,与会者不需投票,而由会议主席对出席者徵询有无异议,除非有强烈反对意见,否则不影响「共识决」成立,亦即通过议案。
《国语辞典》:红姨(红姨)  拼音:hóng yí
1.担任阳间与阴间沟通的女性灵媒。让亡魂附身,使生者与死者沟通。
2.出殡行列的牵亡阵中,听命于红头道士的女巫。藉吹号角,唱牵亡歌来告示神意。
《国语辞典》:不好说话(不好说话)  拼音:bù hào shuō huà
不喜欢说话。如:「他向来沉默寡言,不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