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伊池墨
 
墨成池
  
墨沼
 
张芝圣
 
池上学
 
池水含墨
 
池尽墨
 
池边写字
 
洗墨无池
  
临池学书
 
临池尽墨

相关人物
张芝


《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张段列传·张奂〉~244~
长子芝,字伯英,最知名。芝及弟昶,字文舒,并善草书,至今称传之。唐·李贤注引王愔《文志》曰:「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学,文为儒宗,武为将表。太尉辟,公车有道徵,皆不至,号张有道。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下笔则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为世所宝,寸纸不遗,韦仲将谓之『草圣』也。」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0~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简释

临池:咏练习书法。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调。”


例句

几年出家通宿命,一朝却忆临池圣。 朱逵 怀素上人草书歌

别有张芝学,书池幸见临。 李峤

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馀。 李峤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李峤

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闻道近来诸子弟,临池寻已厌家鸡。 柳宗元 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崙二童

闻道将雏向墨池,刘家还有异同词。 柳宗元 重赠二首之一

十年挥素学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 杨凝式 题怀素酒狂帖后

犹轻昔日墨池学,未许前贤团扇书。 权德舆 马秀才草书歌

怀素怀素不可得,开卷临池转相忆。 王𩔪 怀素上人草书歌

怜尔解临池,渠爷未学诗。 王维 戏题示萧氏甥

南中纸价当日贵,只恐贪泉成墨池。 苏涣 赠零陵僧

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 钱起 和刘七读书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馀。 韩愈 李员外寄纸笔

池边写字师前辈,座右题铭律后生。 高骈 寄鄠杜李遂良处士

野客思将池上学,石楠红叶不堪书。 鲍溶 寄王璠侍御求蜀笺

《骈字类编》:池水
唐 沈佺期 春闺 池水琉璃净,园花玳瑁斑。
唐 杜甫 秋兴八首 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唐 杜甫 荅杨梓州 闷到房公池水头,坐逢杨子镇东州。
唐 韦应物 郡斋感秋寄诸弟 高阁收烟雾,池水晚澄清。
唐 元稹 奉和窦容州 禁林闻道长倾凤,池水那能久滞龙。
唐 元稹 忆事 明月满庭池水渌,桐花垂在翠帘前。
分类:池水
《漢語大詞典》:上池水
指凌空承取或取之于竹木上的雨露。后用以名佳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长桑君 ﹞乃出其怀中药予 扁鹊 :‘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 司马贞 索隐:“案:旧説云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取之以和药。” 宋 苏辙 《食鸡头》诗:“细嚼兼收上池水,徐嚥还成沧海珠。”亦省作“ 上池 ”。 宋 苏轼 《次韵钱舍人病起》:“何方一笑千痾散,絶胜 仓公 饮上池。” 元 袁桷 《桐柏观赋》:“上池饮之以洞视,金膏服之而冥搜。” 明 徐献忠 《品惠泉赋》:“品上池之独重,追菊水於頽龄。”
《漢語大詞典》:滮池水
古代水名。因附会诗·小雅·白华“滮池”得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鄗水 又北流,西北注与 滮池水 合……毛诗云‘滮,流浪(貌)也’,而世传以为水名矣。”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关西道一·雍州:“ 滮池水 ,亦谓 圣女泉 ,又曰 高都水 。”
《國語辭典》:凤凰池(鳳凰池)  拼音:fèng huáng chí
古代禁苑中池沼,为中书省所在地。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唐。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期大明宫之作〉诗:「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也称为「凤池」。
《漢語大詞典》:黝碧
指墨绿的池水。 清 黄景仁 《石鳌坞洞天福地遗址》诗:“石牀丹灶雨气溼,一池黝碧巖之隈。”
分類:墨绿池水
《漢語大詞典》:渟瀯
(1).指池水。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彼埳井之潢污,固不容夫吞舟;且 洛邑 之渟瀯,曷足以居乎万乘哉?”
(2).水回旋不进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比水:“然则是水即 谢水 也,高岸下深,浚流徐平,时人目之渟瀯水。”
《漢語大詞典》:池心
池水的中央。 唐 皎然 《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诗:“后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树色起悲风。” 前蜀 李珣 《酒泉子》词之四:“秋月嬋娟,皎洁碧纱窗外,照花穿竹冷沉沉,印池心。”
《漢語大詞典》:池苑
指有池水花木的风景园林。后汉书·宦者传·侯览:“﹝ 侯览 ﹞起立第宅十有六区,皆有高楼池苑。”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 芙蓉 未央 柳。”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 镇阳 池苑之盛,冠于诸镇。”
《漢語大詞典》:池镜(池鏡)
谓池水明净如镜。 唐 任希古 《和长孙秘监伏日苦热》:“池镜分天色,云峯减日辉。”
分類:池水明净
《漢語大詞典》:池文
池水的波纹。 唐 皮日休 《宿报恩寺水阁》诗:“池文带月铺金簟,莲朵含风动玉杯。”
分類:池水波纹
《漢語大詞典》:云池(雲池)
高山顶上的池水。《水浒传》第五九回:“远远地望见那西岳 华山 时,端的是好座名镇高山!怎见得?但见:……傍人遥指,云池深内藕如船;故老传闻,玉井水中花十丈。”
《漢語大詞典》:澄阳(澄陽)
清澈池水中反射的阳光。 唐 陆龟蒙 《江南曲》之五:“鱼戏莲叶北,澄阳动微涟。”
《漢語大詞典》:源沼
池水,池沼。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七·太极泉:“无方之源沼,太极之清泉,以兴稼穡之根。”
分類:池水池沼
《漢語大詞典》:颓溏
流动的池水。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海内西经·流沙》:“经带西极,頽溏委蛇,注于 黑水 ,永溺餘波。”
分類:流动池水
《漢語大詞典》:墨池
(1).洗笔砚的池子。著名书法家 汉 张芝 、 晋 王羲之 等,均有“墨池”传说著称后世。 唐 裴说 《怀素台歌》:“ 永州 东郭有奇怪,笔家墨池遗跡在。” 宋 曾巩 《墨池记》:“﹝ 临川 ﹞ 新城 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 王羲之 之墨池。”
(2).指砚。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墨地皮棚》:“ 王僧彦 父名 师古 ,常自呼砚为墨池。”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文房四宝都拈住,谩把松烟试,墨池点得兔毫浓,拂拭锦笺一纸。” 郁达夫 《采石矶》七:“他拿起笔来,往墨池里扫了几扫,就模模糊糊的写了下去。”
(3).指习书写字处。 唐 元稹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墨池怜嗜学,丹青羡登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白首何人?墨池谁子?后生是畏,前圣有言。”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玩具·高丽贡纸:“其表文咨文俱卤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陈矣。”
(4).制笔时,以羊青毛为最内层,以兔毫为次层,做成“墨池”(又称“笔柱”、“承墨”),用以吸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笔墨:“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笔柱’,或曰‘墨池’、‘承墨’。復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齐,亦使平均。”
《國語辭典》:临池(臨池)  拼音:lín chí
1.俯视溪池。南朝梁。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2.东汉张芝学习书法的故事。参见「临池学书」条。后用以称学习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