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露台百金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史记》卷十《孝文本纪》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例句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沈佺期 七夕曝衣篇

苍生偃卧休征战,露台百金以为费。 高适 古歌行

典故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汉书》卷五十一《邹阳传》
「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晋·臣瓒曰:「文帝入关而立,以天下多难,故乃寒心战慄,未明而起。」

例句

履朔求衣早,临阳解佩羞。 徐夤 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

典故
赏朱虚

相关人物
刘章
 
刘肥(齐悼惠王)
 
刘恒(汉文帝)


《史记》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
城阳景王章,齐悼惠王子,以朱虚侯与大臣共诛诸吕,而章身首先斩相国吕王产于未央宫。孝文帝既立,益封章二千户,赐金千斤。孝文二年,以齐之城阳郡立章为城阳王。立二年卒,子喜立,是为共王。

例句

事殊迎代邸,喜异赏朱虚。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典故
上空虚

相关人物
河上公
 
刘恒(汉文帝)

参考典故
河上公


晋·葛洪《神仙传》卷三《河上公》
汉文帝往见河上公,「公既抚掌坐跃,冉冉在虚空中,去地数丈,俯仰而答曰:『予上不至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臣之有?』帝乃下车稽首。」

例句

君恩深汉帝,且莫上空虚。 王维 和尹谏议史馆山池

典故
文帝却马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汉书》卷六十四下〈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列传·贾捐之〉~2832~
至孝文皇帝,闵中国未安,偃武行文,则断狱数百,民赋四十,丁男三年而一事。时有献千里马者,诏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之马,独先安之?」于是还马,与道里费,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当此之时,逸游之乐绝,奇丽之赂塞,郑卫之倡微矣。

例句

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 白居易 八骏图

典故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刘启(汉景帝)


《汉书》卷五〈景帝纪〉~53~
赞曰:孔子称「斯民,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信哉!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奸轨不胜。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典故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司马相如


《史记》卷十〈孝文本纪〉~43~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太后薄氏子。即位十七年,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崩。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事在吕后语中。南朝宋·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讳恒。」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56~
「相如拜为孝文园令。」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百官志》:「陵园令,六百石,掌案行扫除。」

例句

不堪程尽处,呜咽望文园。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

旧居从代邸,新陇入文园。 皇甫冉 故齐王赠承天皇帝挽歌

芳草文园路,春愁满别心。 钱起 赴章陵酬李卿赠别

典故
一抔土

相关人物
张释之
 
刘恒(汉文帝)


《汉书》卷五十《张释之传》
「其后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案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三国魏·张晏注:「不欲指言,故以取土喻也。」
《史记》卷一百二〈张释之冯唐列传·张释之〉~2755~
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开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张晏云:不欲指言,故以取土譬」者,盖不欲言盗开长陵及说伤迫近先帝故也。

例句

秦为三月火,汉乃一抔土。 权德舆 早夏青龙寺致斋凭眺感物因书十四韵

可怜贞质无今古,可叹隋陵一抔土。 卢纶 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

典故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西京杂记》卷二
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赤电、一名绝群、一名逸骠、一名紫燕骝、一名绿螭骢、一名龙子、一名麟驹、一名绝尘、号为九逸、

例句

中军留醉河阳城,娇嘶紫燕踏花行。 李贺 贵主征行乐

紫燕自超诣,翠駮谁剪剔。 杜甫 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

军符侯印取岂迟,紫燕騄耳行甚速。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国语辞典》:汉文帝(汉文帝)  拼音:hàn wén dì
帝号。(西元前202~前157)名恒,在位二十三年(前108~157)。汉高祖刘邦之子。继汉惠帝即位。施政采黄老治术,尊行道家的无为而治。仁慈恭俭,废除残酷的刑罚。天下丰殷,四境和平。
《漢語大詞典》:圣文(聖文)
(1).指圣人的文章典籍。后汉书·郑玄传论:“自 秦 焚六经,圣文埃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於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
(2).谓天子的文德。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 太宗 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3).指 周文王 。 汉 焦赣 《易林·归妹之大壮》:“ 太公 避 紂 ,七十隐处,卒受 圣文 ,为王室辅。”
(4).指 汉文帝 。 汉 扬雄 《长杨赋》:“逮至 圣文 ,随风乘流,方垂意於至寧。”
《國語辭典》:四时(四時)  拼音:sì shí
1.春、夏、秋、冬四季。《论语。阳货》:「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唐。韦庄 晚春诗:「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2.一天中的朝、夕、昼、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脩令,夜以安身。」
《漢語大詞典》:四时舞(四時舞)
汉 祭宗庙时所用的乐舞之一。汉书·礼乐志:“ 孝文 庙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四时舞》者, 孝文 所作,以明示天下之安和也。”
分類:宗庙乐舞
《國語辭典》:高文  拼音:gāo wén
文章写得很好。唐。裴度 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代步本惭非逸足,缘情何幸枉高文。」
《國語辭典》:九龙(九龍)  拼音:jiǔ lóng
1.传说中的神兽,能治水。《抱朴子。内篇。金丹》:「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骖驾九龙十二白虎。」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龙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灾。」
2.对一门九子的美称。如北魏崔长瑜子枢等九人,人称「九龙」;北齐王昕兄弟九人,风流蕴藉,世称为「王氏九龙」。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七。氏族类》。
《漢語大詞典》:九逸
指 汉文帝 的九匹良马。西京杂记卷二:“ 汉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赤电,一名絶羣,一名逸驃,一名紫燕騮,一名緑螭驄,一名龙子,一名麟驹,一名絶尘,号为九逸。”
《國語辭典》:文园(文園)  拼音:wén yuán
汉朝司马相如拜为孝文园令,后人遂以文园指司马相如。见《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唐。杜牧〈为人题赠〉诗二首之一:「文园终病渴,休咏白头吟。」
《漢語大詞典》:文园病(文園病)
汉 司马相如 曾任 孝文园 令,“常有消渴疾”。因此称病闲居。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遂以“文园病”指消渴病。 宋 贺铸 《罗敷歌》词之二:“ 河阳 官罢文园病,触绪萧然。” 明 唐顺之 《赠宜兴张医》诗之二:“独抱文园病,逢君试一谈。” 清 曹寅 《怀高澹人学士》诗:“易痼文园病,曾分萧寺灯。”亦作“ 文园病渴 ”、“ 文园渴病 ”。 清 宋琬 《书成伾岚年兄异梦卷》诗:“苕荣入梦事偏奇,萧瑟文园病渴时。” 吴虞 《谢素卿自灌县寄雪梨兼呈玉叔》诗之四:“甘芳也抵金茎露,解得文园渴病无?”
《漢語大詞典》:求衣
(1).索衣。谓起床。《汉书·邹阳传》:“始 孝文皇帝 据 关 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 文帝 入 关 而立,以天下多难,故乃寒心战慄,未明而起。”宋书·孝武帝纪:“朕虽勠力宇内,未明求衣,而识狭前王,务广昔代,永言菲德,其愧良深。” 宋 王禹偁 《园陵犬赋》:“见观书于乙夜,听求衣于未曙。”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圣主方求衣,宵旰问未央。”
(2).乞求衣着。意谓依附别人生活。 南朝 梁 江淹 《报袁叔明书》:“幸以盗窃文史之末,因循卜祝之间,故俛首求衣,敛眉寄食耳。”
《漢語大詞典》:文景
西汉 文帝 与 景帝 的并称。两帝相继,社会比较安定富裕,史称“ 文 景 之治”。 汉 桓宽 盐铁论·救匮:“ 文 景 之际, 建元 之始,大臣尚有争引守正之义。” 唐 刘知几 史通·鉴识:“《老经》撰於 周 日,庄子成於 楚 年,遭 文 景 而始传,值 嵇 阮 而方贵。” 清 方苞 《书〈史记〉十表后》:“ 文 景 以前,凡所论述,皆其父所次,旧闻具见矣。”
《國語辭典》:紫燕  拼音:zǐ yàn
1.古时良马之一。南朝梁。简文帝〈九日侍皇太子乐游宴〉诗:「紫燕跃武,赤兔越空。」
2.动物名。一种鸟,雀形目。体小而善鸣,颔下呈紫色,在门楣上筑巢。也称为「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