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鹅鸭(鵝鴨)
(1).鹅与鸭。皆水禽。西京杂记卷四:“羊豕鹅鸭,皆道其数。” 唐 杜甫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
(2).形容声音嘈杂,像鹅、鸭鸣叫一样。 宋 苏轼 《九日黄楼作》诗:“诗人猛士杂龙虎, 楚 舞 吴 歌乱鹅鸭。” 清 查慎行 《从湖州至四安舟中大雨》诗:“问路屡见紿,方言乱鹅鸭。”
《漢語大詞典》:枪排(槍排)
方言。打水禽用的一种小船。 张希平 《雁翎队》:“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拿起打野禽的大抬杆,驾着枪排和渔船,组成了一支水上游击队……战斗在 白洋淀 上。”原注:“打水禽用的一种小船。”
《漢語大詞典》:凫亹(鳧亹)
《诗·大雅·凫鹥》:“鳧鷖在亹。” 马瑞辰 通释:“窃疑亹即湄之假借。”本谓野鸭在水滨,后用“鳧亹”指水禽聚集的水滨。 清 曹寅 等《髹几联句》:“屹然枕 华岳 ,卓尔倚鳧亹。”一说亹为山峡,水流其中。参阅诗·大雅·凫鹥 毛 传、 郑玄 笺、 朱熹 集传。
《国语辞典》:鸭票(鸭票)  拼音:yā piào
以雁、鸭等水禽为图案的印花票。在五乘三点五公分的方寸间,由画家展现各种水禽神态、习性与栖息环境等主题的图案。图案与设计方式与一般邮票无异,但不能邮寄。西元一九三四年美国首先印行,规定水鸟猎人每年须贴一张在执照上,而卖票所得专供水禽的生态保育之用。后来,加、澳、英、苏等国家也纷纷仿效发行。我国于民国八十二年发行第一套鸭票。
《国语辞典》:鹈形目(鹈形目)  拼音:tí xíng mù
属脊椎动物鸟纲中的水禽目。口嘴两侧有纵走的细沟,鼻孔有退化或缺如的现象,具喉囊,两肢均有四趾,趾间以蹼膜相连,适于游泳。本目有鹲、军舰鸟、鹈鹕三个主要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