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水激
史记贾谊传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 淮南子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水激舆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之为平 王融皇觉辨德篇颂水激波生烟深火灭
分类:水激
《分类字锦》:丹杯水激(丹杯水激)
刘孝威林光殿曲水诗丹杯水激绛采葩荣
分类:上巳
《漢語大詞典》:水激则旱,矢激则远(水激則旱,矢激則遠)
水流矢飞,受阻则劲悍而去远。旱,通“ 悍 ”。喻因祸致福。鹖冠子·世兵:“时不常使,蚤晚絀嬴,反相殖生,变化无穷,何可胜言。水激则旱,矢激则远,精神回薄,振荡相转,迟速有命,必中三五,合散消息,孰识其时?”《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命不可説兮,孰知其极?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 司马贞 索隐:“説文‘旱’与‘悍’同音。以言水矢流飞,本以无碍为通利,今遇物触之,则激怒,更劲疾而远悍,犹人或因祸致福,倚伏无常也。”
《漢語大詞典》:滩声(灘聲)
水激滩石发出的声音。 南朝 梁元帝 《巫山高》诗:“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诗:“ 黄牛峡 静滩声转, 白马江 寒树影稀。” 元 萨都剌 《晓上石壁滩》诗:“ 龙溪 三月人上船,十里五里滩声喧。”
《國語辭典》:打花  拼音:dǎ huā
1.采花。《喻世明言。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六合县里有两个扑花的,一个唤做王三,一个唤做赵四,各把著大蒲篓来,寻张公打花。」
2.打趣、开玩笑。《西游记》第八四回:「三藏喝道,『不要打花,且干正事!端的何如?』」
3.打水激起水花。《西游记》第六回:「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
《漢語大詞典》:涵澹
亦作“ 涵淡 ”。 水激荡貌。 唐 刘禹锡 《平齐行》之二:“千钧猛簴顺流下,洪波涵淡浮熊羆。” 宋 欧阳修 《盆池》诗:“餘波拗怒犹涵澹,奔涛击浪常喧虺。” 宋 苏轼 《石钟山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清 魏源 《贵溪象山龙虎山》诗之三:“空明与巉峭,终古相涵澹。”
分類:水激激荡
《漢語大詞典》:砰鍧
(1).象声词。疾雷声。 明 袁宗道 《过黄河》诗:“靁车争砰鍧,雪屋互排盪。”参见“ 砰訇 ”。
(2).象声词。大水激荡声。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金隄忧汎滥,石堰击砰鍧。”参见“ 砰訇 ”。
《國語辭典》:砰訇  拼音:pēng hōng
拟声词。多用以形容巨大声响,如雷声、鼓声、敲门声等。唐。李白〈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忽听得外面有人打门,砰訇砰訇的打的很重。」
《漢語大詞典》:硿然
象声词。水激石声。 唐 柳宗元 《霹雳琴赞引》:“﹝枯桐﹞一夕暴震,为火之焚,至旦乃已。其餘硿然倒卧道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但见迴澜素波,触石奋出,硿然送声至座。”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余乃以石块掷之,久而硿然。”
《國語辭典》:硼砰  拼音:pēng pēng
拟声词。形容水声。唐。独孤及〈招北客文〉:「渤潏硼砰,会于沧溟。」
《漢語大詞典》:礐硞
水激石险峻不平貌。一说水激石声。参阅说文·石部“礐” 段玉裁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