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玉水
(1).产玉的水。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玉水记方流,琁源载圆折。” 李善 注:“《尸子》曰:‘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也。’” 唐 李商隐 《玉山》诗:“ 玉山 高与 閬风 齐,玉水清流不贮泥。” 王国维 《游仙丁己》诗:“如盖青天倚杵低,方流玉水旋成泥。” 唐 白居易 《寄崔少监》诗:“弹为古宫调,玉水寒泠泠。” 宋 杨万里 《戏咏陈氏女剪綵花二绝句·拒霜》:“染露金风里,宜霜玉水滨。” 金 元好问 《玉泉》诗之二:“玉水泓澄古殿隅,又新名第不关渠。”
(2).水的美称。
(3).水名。在 山东 历城 南,源于 泰山 朗公谷 ,流经 玉符山 ,名 玉水 。参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
(4).水名。在 湖南 湘阴 北,源于 玉笥山 。参阅《嘉庆一统志·长沙府一》
(5).纸名。 元 费著 《蜀笺谱》:“ 澄心堂 纸,取 李氏 澄心堂 样制也……中等则名曰玉水纸。”
《漢語大詞典》:愚溪
(1).水名。在 湖南省 永州市 西南。本名 冉溪 。 唐 柳宗元 谪居于此,改其名为 愚溪 ,并名其东北小泉为 愚泉 ,意谓己之愚及于溪泉。见 柳宗元 《愚溪诗序》《愚溪对》。 宋 苏轼 《故周茂叔先生濂溪》诗:“应同 柳州 柳 ,聊使 愚溪 愚。” 清 赵翼 《旅宿暨阳》诗:“ 亢仓 畏垒 非逃祝, 子厚 愚溪 拟卜廛。”
(2).代指 柳宗元 。 元 陈孚 《永州》诗:“昔日 愚溪 何自苦? 永州 犹未是天涯。”
《漢語大詞典》:香溪
(1).水名。在 湖北省 兴山县 。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山南东道七·归州:“ 香溪 在邑界,即 王昭君 所游处。”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六:“泊舟 兴山 口,肩舆游 玉虚洞 ,去江岸五里许,隔一溪,所谓 香溪 也。源出 昭君村 ,水味美,録於《水品》,色碧如黛。”
(2).水名。在 江苏省 吴县 。 宋 洪刍 香谱·香溪:“ 吴 宫故有 香溪 ,乃 西施 浴处。又呼为 脂粉溪 。”参见“ 香水溪 ”。
(3).水名。在 四川省 原 彰明县 ,今属 江油市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二·成都府》:“ 香溪 在县( 彰明县 )西, 唐 贞观 七年 醴泉 出 绵州 之 香溪 是也。”
(4). 宋 范浚 的别号。 范浚 以 秦桧 当国,抗节不起,隐于 香溪 ,因称 香溪先生 。有香溪集
《漢語大詞典》:香水溪
水溪名。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古迹一:“ 香水溪 ,在 吴 故宫中。俗云 西施 浴处,人呼为脂粉塘。 吴王 宫人濯粧於此溪,上源至今馨香。古诗云:‘安得香水泉,濯郎衣上尘。’”
分類:溪名
《國語辭典》:外水  拼音:wài shuǐ
主要的、正常的薪给以外的收入。也称为「外快」、「外快子」。
《漢語大詞典》:中江
(1).江流的中央;江中。三国志·吴志·周瑜传“顷之,烟炎张天” 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北齐书·王琳传:“ 太清 二年, 侯景 渡江,遣 琳 献米万石,未至,都城陷,乃中江沉米,轻舸还 荆州 。” 元 范梈 《送吴真人持诏宁亲》诗:“明月落中江,倒景射斗牛。”
(2).水名。古三江之一。书·禹贡:“东为 中江 ,入于海。”
(3). 汉 以后有多种解释。汉书·地理志指今 安徽 芜湖 东经 江苏 、 高淳 、 东坝 、 溧阳 至 宜兴 通 太湖 一水;初学记引 郑玄 说,指 岷江 会合 北江 、 南江 后的一段; 盛弘之 《荆州记》指 长江 经流自今 湖北 江陵 以下至 江西 九江 一段。今 四川 沱江 , 六朝 以来亦有 中江 之称。
《漢語大詞典》:丹水
(1).传说中的水名。山海经·南山经:“ 丹穴 之山,其上多金玉, 丹水 出焉,而南流注於 渤海 。”《楚辞·贾谊〈惜誓〉》:“涉 丹水 而驰骋兮,右大 夏 之遗风。” 王逸 注:“ 丹水 ,犹 赤水 也。《淮南》言 赤水 出 崑崙 也。” 北周 庾信 《谨赠司寇淮南公》诗:“ 商山 隐士石, 丹水 凤凰磯。” 清 黄遵宪 《感事》诗之二:“ 元洲 长洲 本幻渺, 丹水 赤水 疑有无。”
(2).水名。在今 河南 沁阳县 北。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怀州 北有 丹水 ,其源出 长平山 下。传云 秦 杀 赵 卒,其水变赤,因以为名。”
《漢語大詞典》:灵溪(靈溪,靈谿)
亦作“ 灵谿 ”。
(1).对溪流的美称。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一:“灵谿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晋 支遁 《咏怀诗》之四:“灵溪无惊浪,四岳无埃尘。”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庙应诏》诗:“三门临 苦县 ,九井对灵谿。” 唐 李华 《仙游寺》诗:“灵谿自兹去,紆直互纷纠。”
(2).水名。在 浙江 天台 西北。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过 灵溪 而一濯,疏烦想於心胸。” 李善 注:“ 灵溪 ,溪名也。”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 灵溪 恣沿越,华顶殊超忽。” 唐 陆龟蒙 《和袭美腊后送内大德从勗游天台》:“应缘南国尽南宗,欲访 灵溪 路暗通。”自注:“溪在 天台山 下。”
(3).水名。在 湖北 江陵 西。 南朝 梁 宗夬 《荆州乐》诗之三:“朝发 江津 路,暮宿 灵溪 道。”
(4).水名。在 湖南 永顺 东北。 宋 侯寘 《青玉案·为外大父林下老人寿》词:“牢落 瀟湘 归去未,腊梅开遍,冰蟾圆后,梦断 灵溪 路。”
《國語辭典》:渑池(澠池)  拼音:mǐn chí
1.河川名。位于河南省洛阳县西北。源自崤山,东流经渑池县新安县,至洛阳注入洛水。
2.县名。参见「渑池县」条。
《漢語大詞典》:螺江
水名。也称 螺女江 。在 福建省 福州市 西北。 宋 葛长庚 《寄三山彭鹤林》:“瞻彼 鹤林 ,在彼 长乐 嵩山 之上, 螺江 之角。” 清 纳兰性德 《凤皇台上忆吹箫·除夕得梁汾闽中信因赋》词:“喜 螺江 双鲤,忽展新词。”
《國語辭典》:洮河  拼音:táo hé
河川名。在甘肃省,发源于临潭县西北的西倾山,经岷县,皋兰诸县注入黄河。
分類:水名甘肃
《國語辭典》:洮砚(洮硯)  拼音:táo yàn
以洮河所产的绿石制成的砚台。相当名贵,不易得。
分類:甘肃
《漢語大詞典》:决水(決水)
(1).谓河堤决口。管子·度地:“树以荆棘以固其地,襍以柏杨以备决水。”
(2).谓掘堤或开闸放水。战国策·赵策一:“日夜期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 智伯 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赤眉 今在 河东 ,但决水灌之,百万之众,可使为鱼。”《唐律疏议·断狱·拷囚限满不首》:“若被人决水入家,放火烧宅之类,家人及亲属言告者,亦不反拷告人。”
(3).水名。源出 河南省 商城县 之 牛山 ,名 牛山河 。东北流经 固始县 东南,名 史河 。又东至 安徽省 霍丘县 界入 淮 。汉书·地理志上:“ 决水 北至 蓼 入 淮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决水:“ 决水 出 庐江 雩娄县 南 大别山 。”
《國語辭典》:洹水  拼音:huán shuǐ
河川名。源出山西省黎城县,东流入河南省境,至内黄县注入卫河。战国时苏秦说六国合从,即盟于此水之上。也称为「安阳河」。
《漢語大詞典》:黔江
(1).水名。 贵州 乌江 流入 四川 境,亦称 黔江 。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寻胜不惮险, 黔江 屡洄沿。”
(2).水名。 西江 中游 象州县 石龙 至 桂平县 城段的别称。在 广西 中部。
《漢語大詞典》:菊水
水名。在今 河南省 内乡县 。传说饮其水可长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湍水:“ 湍水 之南, 菊水 注之。水出西北 石涧山 芳菊谿 ,亦言出 析谷 ,盖谿涧之异名也。源旁悉生菊草,潭涧滋液,极成甘美。云此谷之水土,餐挹长年。” 宋 杨万里 《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诗:“ 吴 綾缝囊染 菊水 ,蛮砂涂印题进字。” 金 元好问 《长寿新居》诗:“蒲池餘老节, 菊水 引新芽。”
《國語辭典》:雷池  拼音:léi chí
1.比喻某一范围、界限。如:「不敢越雷池一步。」
2.河川名。位于安徽省望江县南。至县南潴而为池,而称为「雷池」。蓄积后池水东流,入于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