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谏过(諫過)  拼音:jiàn guò
规劝过失。汉。贾山 至言:「工诵箴谏,瞽诵诗谏,公卿比谏,士传言谏过。」
《國語辭典》:改善  拼音:gǎi shàn
有所改变,使更趋良善。如:「改善社会风气,要从加强教育,净化人心开始。」
《漢語大詞典》:洗溉
洗涤。比喻改正过失。新唐书·史孝章传:“ 孝章 见父数奸命,内非之,承间諫曰:‘……今大人身封侯,家富不貲,非痛洗溉,竭节事上,恐吾踵不旋祸且至。’”
《漢語大詞典》:匡过(匡過)
纠正过失。汉书·儒林传·辕固:“夫主有失行,臣不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南面,非杀而何?”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先意承指者,佞諂之徒也;匡过弼违者,社稷之骾也。”
《國語辭典》:矫治(矯治)  拼音:jiǎo zhì
对犯罪的人予以矫正及治疗。亦即藉刑罚及类似刑罚的处分,对犯罪者人格、行为、态度的修正、改变或治疗的科学措施。
《漢語大詞典》:脩慝
谓改正过错。 明 刘基 《醒斋铭序》:“ 刘基 闻而喜其善脩慝也,故为之铭,使揭于楣且以坚其志。”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第九章五:“子曰:‘攻其恶,无攻人之恶。’要为脩慝者言之尔。”
《国语辞典》:劝善规过(劝善规过)  拼音:quàn shàn guī guò
劝人努力向善并改正过失。如:「老师苦口婆心地劝善规过,期望每个同学都成为有用的人。」
《国语辞典》:改面革心  拼音:gǎi miàn gé xīn
指改正过失,全心向善。如:「他自从出狱之后已经改面革心,你就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国语辞典》:改过向善(改过向善)  拼音:gǎi guò xiàng shàn
改正过错,真心向善。参见「改过迁善」条。如:「苦劝了这么久,他终于脱离坏朋友,改过向善。」
《国语辞典》:改过从新(改过从新)  拼音:gǎi guò cóng xīn
改正过错,重新作人。元。施惠《幽闺记》第二四出:「天幸遭逢颁大赦,改过从新,作个清平无事人。」也作「改过自新」。
《国语辞典》:改过从善(改过从善)  拼音:gǎi guò cóng shàn
改正过失,诚心向善。参见「改过迁善」条。如:「他能改过从善,又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佳绩,将来必有成就。」
《國語辭典》:改过不吝(改過不吝)  拼音:gǎi guò bù lìn
对于改错,态度坚定,绝不吝惜。《书经。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
《漢語大詞典》:攻疾防患
匡正过失,防止祸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鍼石也。”
《國語辭典》:迁善改过(遷善改過)  拼音:qiān shàn gǎi guò
改正过失,走上正途。宋。朱熹 白鹿洞书院揭示:「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漢語大詞典》:顺美匡恶(順美匡惡)
孝经·事君:“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后因以“顺美匡恶”谓歌颂美善,匡正过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及 大禹 成功,九序惟歌; 太康 败德,五子咸怨:顺美匡恶,其来久矣。” 詹鍈 义证引 郑玄 《诗谱序》:“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