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错读
由于某些指明的或暗含的标准的变化,发音的方式被认为是不正确的。例如:推测他大概会把“February”之错读为“Febuary”的习惯带到坟墓中去。
《漢語大詞典》:雅算
谓正确的决策。《北史·崔亮传》:“若畏威降首者,自加蠲宥,以仁为本,任之雅算。”南史·陈纪上·武帝:“公英謩雅算,电扫风行,驰御楼船,直跨沧海。”
分類:正确决策
《国语辞典》:正思惟  拼音:zhèng sī wéi
佛教用语。八正道的第二支。即做正确的抉择。《佛所行赞》卷三:「菩萨正思惟,精进勤方便。」也称为「正志」。
《漢語大詞典》:的论(的論)
正确的论断。 明 都穆 南濠诗话:“ 严沧 浪谓论诗如论禪,禪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此最为的论。”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寿命福德》:“愿我寿命长,常行一切善;愿我福德盛,普济一切人。此语恐未为的论。”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此理既蒙指示,确乎的论,令人钦服之至。” 廖仲恺 《消费合作社概论》:“以过去而例将来,其进步所趋,觉能划定,故谓消费合作社营业之范围有限者,非的论也。”
《國語辭典》:对号(對號)  拼音:duì hào
对照相合的号码。清。叶梦珠《阅世编。卷二。学校五》:「卷上编定坐号,入场对号而坐。」
《漢語大詞典》:岐趋(岐趨)
不正确的旨趣。明史·儒林传序:“有 明 诸儒,衍 伊 雒 之绪言,探性命之奥旨,錙銖或爽,遂启岐趋,袭谬承譌,指归弥远。” 清 刘大櫆 《赠张清少序》:“根之以六经,参之以诸史百子,以杜其岐趋,以稽其治乱成败兴坏之纪。”
分類:正确旨趣
《国语辞典》:估中  拼音:gū zhòng
推测正确。如:「这事的结果被他估中了。」
分类:推测正确
《国语辞典》:对错(对错)  拼音:duì cuò
正确或错误。如:「有时候事情是没有绝对的对错的。」
《国语辞典》:看准(看准)  拼音:kàn zhǔn
1.中意、满意。《红楼梦》第五○回:「老祖宗别管,我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
2.预测正确。如:「我早看准他气度恢宏,必有一番作为,如今果真当了董事长。」
《漢語大詞典》:僻论(僻論)
不正确的言论。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惟有阴阳五行之僻论,跋扈於学界。”
分類:正确言论
《国语辞典》:没错(没错)  拼音:méi cuò
1.正确无误。如:「你猜的没错,他果然是真正的幕后主使人。」
2.没有做错。如:「这件事他没错,你就别责骂他了。」
分类:正确无误
《国语辞典》:飘字(飘字)  拼音:piāo zì
唱戏的人咬字发音不正确,称为「飘字」。
《漢語大詞典》:博核(博覈)
广泛地查考。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作诗亦须识字…… 唐 人不寻出处,不夸字学,而犯此者百无一二。 宋 人以博核见长,偏於此多误。”
博覈:丰富正确。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后夫人进御:“ 梁 国子博士 清河 崔灵恩 撰《三礼义宗》,其説博覈。”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 陈晦伯 亦 嘉 、 隆 间人,所为正杨,殊博覈可观。”
《漢語大詞典》:鼓谏(鼓諫)
不一定正确的规谏。自谦之词。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今专标斯义,大声疾呼,上循土训诵训之遗,下依矇讽鼓諫之议,言之无罪,闻者足兴。”
《国语辞典》:离辙(离辙)  拼音:lí chè
比喻偏离正确的道路。如:「他的行为愈来愈离辙了,叫人好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