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函胡
犹含混。模糊不清。 宋 苏轼 《石钟山记》:“ 唐 李渤 始访其遗踪,得双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是故就赋税计,函胡以询议员,不如分画以询齐民也。” 鲁迅 《华盖集·“公理”的把戏》:“他们的住址,今年新印的《北大职员录》上可很有些函胡了,我所依据的是 民国 十一年的本子。”
《國語辭典》:散光  拼音:sǎn guāng
病名。由于眼角膜形状不规则或水晶体异常所造成的视力障碍。散光者两眼所看到的影像无法合而为一,为使能看清物体,需常调整焦距,所以常有眼睛酸痛、疲劳、充血或头痛等症状。可配戴眼镜加以矫正。也称为「乱视」。
《國語辭典》:散光  拼音:sàn guāng
1.光线遇到各种物体或空气中的微点,向四方扩散反射的现象。
2.使硬性的直接光变为较柔和、分散的光的一种摄影技巧。主要在改变照片或底片上黑白对比关系的差异程度。
《漢語大詞典》:眇茫
亦作“ 眇芒 ”。 渺茫。遥远而模糊不清之貌。 汉 王充 论衡·知实:“故夫贤圣者,道德智能之号;神者,眇茫恍惚无形之实。”魏书·术艺传·张渊:“尔乃凝神远瞩,矖目八荒,察之无象,视之眇茫。” 唐 韩愈 《感春》之三:“死者长眇芒,生者困乖隔。”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四》:“至於小人,虽宪典火烈,杀人奸盗,犹不絶踵,而况地狱之眇茫乎?”
《漢語大詞典》:昏闇
亦作“ 昏暗 ”。
(1).光线不足,阴暗。《敦煌变文集·破魔变文》:“强风忽起,拔树吹沙,天地既不辩东西,昏闇岂知南北。”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龙蜕放光:“夜自庄舍还,而月色昏暗,殆不分道。”《英烈传》第四二回:“上面都是顽石生成,止有一个洞口,倒影天光,并不十分昏暗。” 曹禺 《日出》第一幕:“远处鸡鸣……屋内还是昏暗的。”
(2).指社会混乱,政治腐败。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吾生於昏闇之世,值乎淫侈之俗,生不得匡世济时,死何忍自同於世。”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但若政治昏暗,好的人也不能做办事人员。”
(3).昏庸;愚昧。宋书·刘敬宣传:“ 牢之 以 道子 昏闇, 元显 淫凶,虑平 玄 之日,乱政方始。” 前蜀 贯休 《经吴宫》诗:“ 夫差 昏暗霸图倾,千古凄凉地不灵。”《三国志平话》卷下:“有 魏王 昏暗日甚,司马不能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六·孔明渊明:“ 孔明 治 蜀 ,不专主宽。盖以 刘璋 昏暗,故稍以法纪振之。”
(4).指文字模糊或某些物体不光洁明亮。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墨染纸不昏:“墨染纸三年字不昏暗者为上。”红楼梦第九五回:“ 贾母 打开看时,只见那玉比先前昏暗了好些。”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石油又不老牌,早熏得灯罩得昏暗。”
(5).指面色阴沉。《再生缘》第十五回:“我看你,近来气色常昏暗,倒只怕,头次兴师要失机。” 骆宾基 《生与死》:“他的前额有着阴天欲雨那样的昏暗色。”
《國語辭典》:昏瞆(昏瞶)  拼音:hūn kuì
1.视力不明。如:「他年纪老迈,两眼昏瞆。」
2.糊涂昏乱,不辨是非。《红楼梦》第六九回:「如秋桐辈等人,皆是恨老爷年迈昏瞆。」也作「昏聩」。
《漢語大詞典》:昏茫
(1).昏暗迷茫。艺文类聚卷九七引 晋 支昙谛 《赴火蛾赋》:“天地鬱蒸,日月昏茫。” 郭沫若 《海涛集·南昌之一夜》:“在昏茫中,渡过了江,天已经黑下来了。” 萧红 《生死场》九:“昏茫的村庄埋着天然灾难的种子,渐渐种子在滋生。”
(2).形容眼光恍惚模糊的样子。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四章:“ 阿兴 用昏茫的眼睛往这人丛中搜索着他的女人和孩子。”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五章:“他迟钝地转动一对昏茫的眼睛,望着他们走前来,又送着他们走过去。”
《國語辭典》:醒觉(醒覺)  拼音:xǐng jué
觉悟。《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今见桑公所上表疏,如醉梦中忽然醒觉。」
《漢語大詞典》:掩掩
(1).形容香气浓郁。掩,通“ 馣 ”。《文选·宋玉〈高唐赋〉》:“薄草靡靡,联延夭夭,越香掩掩。” 刘良 注:“掩掩,香气貌。”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文选》:“《高唐赋》:‘越香掩掩。’掩,亦与馣同。广雅曰:‘馣,香也。’又曰:‘馣馣,香也。’”
(2).隐约,模糊。 唐 元稹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诗之一:“月濛濛兮山掩掩,束束别魂眉敛敛。”
《國語辭典》:班驳(班駁)  拼音:bān bó
1.色彩相杂不纯的样子。也作「斑驳」。
2.责备。《通俗常言疏證。言语。班驳》引《合纵记剧》:「今日到斑驳我小子起来。」
《國語辭典》:影影  拼音:yǐng yǐng
1.隐约,模糊不清。《西游记》第五五回:「行者飞来后面,影影的只听见唐僧声唤。」
2.忐忑不安。《金瓶梅》第四六回:「想著前日道士打看,说我短命哩!怎的哩?说的人心里影影的。」
《漢語大詞典》:晕黄(暈黄)
在烟雾或尘土中泛现的黄色。晕,谓色彩四周模糊。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词:“烟柳春梢蘸晕黄,井阑风绰小桃香,觉时帘幙又斜阳。” 阿英 《夜》:“在十字路交叉的所在,路灯疲乏的晕黄的临照着大道。”
《國語辭典》:曚昽(曚曨)  拼音:méng lóng
形容太阳初现时,光线暗淡的样子。唐。杜甫〈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诗二首之二:「晨光稍曚昽,更越西南顶。」宋。梅尧臣〈依韵和守贤上人晚秋书事〉:「秋雾郁不开,曚昽夹溪树。」
分類:模糊
《漢語大詞典》:芒昧
模糊不清,难以辨识。芒,通“ 茫 ”。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上士闻道:“功高无量,而天下不以为大;德弥四海,而天下不以为贵。光耀六合,还反芒昧。” 晋 成公绥 《天地赋》:“何元一之芒昧兮,廓开闢而著形。”宋书·巴陵哀王休若传:“神道芒昧,乃不可全信。”《訄书·族制》附 章炳麟 《许由即咎繇说》:“禪让之説,本在 夏 世……乃展转譌迁,以为 尧 让。古世芒昧,未足怪也。”
《國語辭典》:醒悟  拼音:xǐng wù
觉醒明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你道小子说到此际,随你愚人也该醒悟。」《红楼梦》第一六回:「彼时赵嬷嬷已听呆了话,平儿忙笑推他,他才醒悟过来。」
《國語辭典》:懞懂  拼音:méng dǒng
糊涂、不明事理。也作「懵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