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黄柯
枯树枝。 潘漠华 《掇拾》诗:“西风一夜撼松林,满地都落满了黄柯。”
分類:枯树树枝
《漢語大詞典》:枎疏
大树枝柯四布貌。说文·木部:“枎,枎疏,四布也。” 桂馥 义证引 汉 枚乘 《七发》:“根枎疏以分离。”今本枎作“扶”。
《漢語大詞典》:梅杖
梅树枝干制成的拐杖。 元 谢宗可 有《梅杖》诗。
《漢語大詞典》:沐树(沐樹)
芟除树枝,使之无荫。谓使民无游憩之所,各归治业。语本管子·轻重丁:“ 桓公 问 管子 曰:‘民飢而无食,寒而无衣,应声之正,无以给上,室屋漏而不居,墙垣坏而不筑,为之奈何?’ 管子 对曰:‘沐涂树之枝也。’” 唐 元稹 《竞舟》诗:“吾闻 管仲 教,沐树惩堕游。”
《漢語大詞典》:柳条箱(柳條箱)
以去皮的柳树枝条编成的箱子。也称柳条包。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你查罢!’那青年立刻从床底下拖出自己的柳条箱来。”
《漢語大詞典》:衢柯
交错四出的树枝。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寺塔记上:“上座 璘公院 ,有穗柏一株,衢柯偃覆,下坐十餘人。”
《漢語大詞典》:樛樛
树枝曲折下垂貌。 元 李孝光 《箕山操和铁雅先生首唱》:“ 箕山 之阳兮,其木樛樛。 箕 之冢兮,白云幽幽。”
《漢語大詞典》:榆鞭
用以策马的榆树枝。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此山为羣 羌 围迫无水, 暉 ( 梁暉 )以所执榆鞭竖地,以青羊祈山,神泉涌出,榆木成林。”
《国语辞典》:越鸟南栖(越鸟南栖)  拼音:yuè niǎo nán qī
南方的鸟飞到别处,筑巢在朝南的树枝。比喻不忘本。《醒世恒言。卷一九。白玉娘忍苦成夫》:「但闻越鸟南栖,狐死首丘,万里亲戚坟墓,俱在南朝,早暮思想,食不甘味。」
《漢語大詞典》:枝苗
树枝与树苗。比喻亲属与后代。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文武诸表,身有功録,国有褒加,或分圭爵,或庆枝苗。”
《漢語大詞典》:枝头干(枝頭乾)
(1).没有摘下而在树枝上变干的果子。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五:“东北有果如李,每熟不得摘,輙便槁,土人因取藏之,谓之枝头乾。”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又有托小盘卖乾果子,乃旋炒银杏……林檎乾,枝头乾。”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枝头乾分利阴阳,嘉庆子调和臟腑。”
(2).喻滞留原职,久不升迁。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五:“一时名士在馆率论资考次迁,未有越次进用者,皆有滞留之叹。 张文潜 、 晁无咎 俱在其间。一日,二人閲朝报,见 苏子由 自中书舍人除户部侍郎, 无咎 意以为乎,缓曰:‘ 子由 此除不离核。’谓如果之黏核者。 文潜 遽曰:‘岂不胜汝枝头乾乎?’闻者皆大笑。”
《漢語大詞典》:枝大于本(枝大於本)
树枝比树干大。比喻臣下势力超过皇上。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夫 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 潁川 ,凌轢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谓‘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
《国语辞典》:支气管(支气管)  拼音:zhī qì guǎn
气管的分支,进入肺部后,分成树枝状,形成很多小支气管。
《漢語大詞典》:揱参(揱參)
犹箾蔘。树枝竦擢貌。周礼·考工记·轮人“欲其揱尔而纤也”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揱,读为纷容揱参之揱。”参见“ 箾蔘 ”。
分類:树枝
《国语辞典》:攀枝运动(攀枝运动)  拼音:pān zhī yùn dòng
动物将手握住树枝,两手交互动作,身体也自然的跟著晃动前进的一种移动方式。如:「攀枝运动是猴子或猩猩常有的一种行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