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8—1842 【介绍】: 清陕西蒲城人,字省厓。嘉庆元年进士,选庶吉士。道光间官至东阁大学士。管刑部最久,多所平反。鸦片战争时,愤议和辱国,自草遗疏,劾大学士穆彰阿误国,并荐林则徐可大用,然后闭户自缢,冀以尸谏。穆彰阿使人灭其疏,别具以闻。谥文恪。生平清操绝俗,不受请托,亦不请托于人,卒之日,家无余赀。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六
王鼎,字祖锡,号香浦,一号条山,江南华亭人。诸生。有《兰绮堂诗钞》。
维基
王鼎,又称王鼐,字允调,山西长治县人,进士出身。顺治三年,登进士,授山东登州府推官,丁忧归,起补袁州府推官,升任江西道、福建道监察御史、两浙巡盐、广东岭西参议道。
《漢語大詞典》:条山(條山)
中条山 的省称。 唐 岑参 《送秘省虞校书赴虞乡任》诗:“ 虞坂 临官舍, 条山 映吏人。” 唐 柳宗元 《送独孤申叔侍亲往河东序》:“闻其间有 大河 条山 ,气盖 关 左,文士往往仿佯临望,坐得胜概焉。”
《国语辞典》:中条山(中条山)  拼音:zhōng tiáo shān
山名。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连太行山,南临黄河,西北为汾河谷地,隔黄河与秦岭山区相望。
《漢語大詞典》:三条(三條)
(1).见“ 三条路 ”。
(2).指 北条山 、 中条山 、 南条山 。 唐 皎然 《送沈居士还太原》诗:“浪花飘一叶,峯色向三 条 。”
《漢語大詞典》:三条路(三條路)
都城的三条大道。亦泛指都城通衢。后汉书·班固传:“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 李贤 注:“《周礼》:‘国方九里,旁三门。’每门有大路,故曰三条。”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诗:“春发三条路,酺开百戏场。” 唐 刘禹锡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忆昔三条路,居隣数仞墙。”亦省作“ 三条 ”。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宗室书》:“三条不远,五达非难。” 唐 刘禹锡 《洛下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诗:“凤楼南面控三条,拜表郎官早渡桥。” 明 杨慎 《垂柳篇》:“千门万户旌旗色,九陌三条雨露姿。”
《漢語大詞典》:鱼山(魚山)
(1).法苑珠林卷四九:“﹝ 陈思王 曹植 ﹞赏游 鱼山 ,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唄,撰文製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於此焉。”后遂用为咏佛教梵呗的典实。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经师论:“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 鱼山 之神製。” 清 曹寅 《西村师教予导引却病》诗之二:“堂策萧萧一衲温, 鱼山 清梵许同论。”
(2).山名。即 鱼条山 ,在 河北 满城 西北。形如巨鱼,故名。
(3).山名。在 山东 东阿 西。《史记·河渠书》“ 吾山 平兮 鉅野 溢” 裴駰 集解引 晋 徐广 曰:“ 东阿 有 鱼山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初, 植 登 鱼山 ,临 东阿 ,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 金 张子羽 《寿张和滑》诗:“ 鱼山 早有终焉计,少日应容解印章。”
《漢語大詞典》:阴列(陰列)
谓最北边的一条山脉。书·禹贡“导 岍 及 岐 ,至于 荆山 ” 唐 孔颖达 疏:“ 马融 、 王肃 皆为三条:导 岍 北条, 西倾 中条, 嶓冢 南条。 郑玄 以为四列:导 岍 为阴列, 西倾 为次阴列, 嶓冢 为次阳列, 岷山 为阳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