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知权(知權)
(1).知道权衡轻重。《公羊传·桓公十一年》:“何贤乎 祭仲 ?以为知权也。” 何休 注:“权,称也,所以别轻重,喻 祭仲 知国重君轻。”
(2).懂得权变。《淮南子·兵略训》:“因势善用间谍,审错规虑,设蔚施伏,出於不意,敌人之兵无所适备,此谓知权。”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管仲 ﹞事所射之君,非不贞也,知权也。”旧唐书·柳公绰传:“其知权制变,甚为当时所称。”
(3).犹掌权。南史·谢晦传:“ 晦 据上流, 檀 镇 广陵 ,各有强兵,足制朝廷; 羡之 、 亮 于中知权,可以持久。”
《漢語大詞典》:绝蹯
战国策·赵策三:“ 魏魀 谓 建信君 曰:‘人有置係蹄者而得虎。虎怒,决蹯而去。虎之情,非不爱其蹯也。然而不以环寸之蹯,害七尺之躯者,权也。’”后遂以“絶蹯”喻作事权衡轻重,不因小失大。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夫係蹄在足,则猛虎絶其蹯……何则,以其所全者重,以其所弃者轻。” 李善 注:“ 延叔坚 曰:‘係蹄,兽绊也。’”
《國語辭典》:以珠弹雀(以珠彈雀)  拼音:yǐ zhū tán què
用珍珠当弹丸来打鸟雀。比喻行事轻重倒置,得不偿失。语本《庄子。让王》:「以随候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国语辞典》:应机权变(应机权变)  拼音:yìng jī quán biàn
权衡轻重缓急,随机应变。唐。无名氏《仙传拾遗。张子房》:「子房读其书,能应机权变,佐汉祖定天下。」也作「应权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