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解夏
佛教语。谓僧尼一夏九旬安居期满而散去。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夏乃众僧长养之节,在外行则恐伤草木虫类,故九十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应禪寺掛搭,僧尼尽皆散去,谓之解夏。”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中元》:“众僧解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禪刹搭掛,谓之‘结夏’,又谓之‘结制’,盖方长养之辰,出外恐伤草木虫蚁,故九十日安居。《释苑宗规》云:‘ 祝融 在候, 炎帝 司方当法王禁足之辰。’是释子护生之日,至七月十五日,始尽散去,谓之‘解夏’,又谓之‘解制’。”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僧尼结夏》:“至七月十五日,应禪寺掛褡,僧尼皆散去,谓之解夏、解制。”
《國語辭典》:满散(滿散)  拼音:mǎn sàn
祝祷、祈福等开设道场,期满结束,称为「满散」。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天竺光明会》:「递年浙江诸富家舍钱作会……斋僧数日,满散出山。」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三。皇太后圣节》:「初八日,寿和圣福皇太后圣节,前一月,尚书省、枢密院文武百僚,诣明庆寺启建祝圣道场,州府教集衙前乐乐部及妓女等,州府满散进寿仪范。」
《國語辭典》:服满(服滿)  拼音:fú mǎn
服丧期满。《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从此就在家里守孝,三年服满,正想约了仲翔、效全仍到上海,设法出洋。」
《漢語大詞典》:期瓜
谓官吏任职期满,由他人接替。又称瓜代、瓜期。典出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 元 柯丹邱 《荆钗记·遣音》:“待三年任满期瓜,詔书来早晚迁加。”
《國語辭典》:毕业(畢業)  拼音:bì yè
1.在学校或训练班修完全部的课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关良)等在那医学堂毕业出来,不知那里混了两年,跑到这里来,要开个药房。」也作「卒业」。
2.篮球规则中,五次犯满,戏称为「毕业」。如:「球赛还没结束,对方的三个主将已有两个毕业了。」
《漢語大詞典》:出徒
徒工学习期满。如:我进厂当了三年学徒,现在已经出徒了。
分類:学习期满
《國語辭典》:出科  拼音:chū kē
国剧伶人科班毕业称为「出科」。
分類:期满
《漢語大詞典》:散齐(散齊)
亦作“ 散斋 ”。
(1).古礼于祭祀父母前七日不御不乐不吊,谓之“散斋”。齐,后多作“斋”。礼记·祭义:“致齐於内,散齐於外。” 郑玄 注:“散齐,七日不御不乐不弔耳。”礼记·祭统:“散齐七日以定之,致齐三日以齐之。”又封建王朝皇帝祭社稷太岁等坛,行散斋,即在宫中斋戒,以别于祭天地等之行致斋。 汉 马融 《东巡颂》:“散斋既毕,越翼良辰,棫槱增构,烈火燔燃。”宋书·礼志一:“殷祠,皇帝散斋七日,致斋三日。”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天地、宗庙、神州地祇、太社、太稷、五方帝、日月、太一、九宫贵神、蜡祭百神、太庙奏告,并为大祠,散斋四日,致斋三日。”
(2).谓斋戒期满。 唐 白居易 《五月斋戒罢宴彻乐》:“散斋香火今朝散,开素盘筵后日开。”
《国语辞典》:满孝(满孝)  拼音:mǎn xiào
服孝期满。如:「初十一过,他便满孝,可回工作单位了。」也作「满服」。
分类:期满
《國語辭典》:退职(退職)  拼音:tuì zhí
1.辞却职位。《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来敏传》「坐事去职」句下裴松之注引《亮集》:「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2.不须经送审程序之政务官,退出职务时,称为「退职」。
3.不具公务员任用资格之工友、技工辞退职务时,称为「退职」。
《國語辭典》:退役  拼音:tuì yì
1.服兵役的年限届满,离开军职,恢复平民身分。如:「职业军人至五十五岁,可申请退役。」也称为「退伍」。
2.大陆地区指:(1)运动员结束运动生涯。(2)产品因过时而被淘汰。
《漢語大詞典》:下架
谓典当期满。典当的衣物,都放在架上备赎,期满则从架上取下,故云下架。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二折:“别人家便当的一周年,下架容赎解。这员外呵!他巴到那五个月还钱本利该。”
《国语辞典》:孝满(孝满)  拼音:xiào mǎn
居丧期满。《红楼梦》第六二回:「等他们孝满了,他爱什么,难道不许你送他别的不成!」
《國語辭典》:销假(銷假)  拼音:xiāo jià
请假期满或中途注销假期,恢复上班、上学。
《国语辞典》:备役(备役)  拼音:bèi yì
服现役期满退伍后,至服役限龄止,称为「备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