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佥事(僉事)  拼音:qiān shì
职官名。专司判断官事的官。金时置按察司佥事,明代时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司均置佥事官。民国初年时,中央各部局亦设有佥事,位在参事之下,主事之上,现已废除。
《漢語大詞典》:板升
蒙语“房舍”之意。源于汉语。 明 朝后期中原的汉族兵民迁徙到 俺答汗 统治的 土默特 地区,在那里修筑房舍,开垦荒地,建立村落,从事农、副、手工业生产,向 俺答汗 等领主交纳租税。当地蒙古族将这些房舍、村落和汉族百姓称为“板升”。后亦泛指土木建筑的房舍、城堡及周围的园田。 明 末, 后金 与 明 交接地带汉人建立的村舍也被称作“板升”。明史·鞑靼传:“时 富 ( 丘富 )等在敌,招集亡命,居 丰州 ,筑城自卫,搆宫殿,垦水田,号曰板升。板升,华言屋也。”
《漢語大詞典》:子烦(子煩)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烦躁心悸的病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子烦证治》:“孕妇时烦名子烦,胎热乘心知母痊。”注:“孕妇别无他证,惟时时心烦者,名曰子烦,由胎中鬱热上乘於心也。”
《漢語大詞典》:赤区(赤區)
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中国歌谣资料·送郎投红军》:“我们赤区人,个个要觉醒,参加红军杀敌人。”
《漢語大詞典》:吴门派(吴門派)
亦省作“ 吴门 ”。 明 代中期中国画流派之一。 沈周 的学生 文徵明 山水画名盛当时,从学者甚众,著名的有 文伯仁 、 文嘉 、 陈道复 、 王穀祥 、 陆治 、 钱穀 等,他们都是 苏州府 人,因称“吴门派”。在画坛上有重要的地位。 王伯敏 《中国绘画史》第八章第三节:“吴门派山水,属文人画体系,被称为‘利家’画。强调‘画有士气’。” 王伯敏 《中国绘画史》第八章第三节:“ 明 代山水画的派系多,而且错综复杂……有的按地名而定,如‘吴门’、‘松江’。”
《國語辭典》:卫生纸(衛生紙)  拼音:wèi shēng zhǐ
一种质料薄韧、供卫生需要而使用的纸。
《国语辞典》:叙事文(叙事文)  拼音:xù shì wén
一种文体。记述人或物在某时期中的动作或变迁过程的文字。
《国语辞典》:乒乓外交  拼音:pīng pāng wài jiāo
早期中共为扩展外交,特别派出一支乒乓球队,到世界各地做拜访、举行友谊赛,称为「乒乓外交」。
《国语辞典》:不逮捕特权(不逮捕特权)  拼音:bù dài bǔ tè quán
宪法上规定在会期中,除现行犯外,警方不得逮捕或拘禁国民大会代表、立法委员、监察委员。目的在避免因被补人员不能行使职权,而影响开会或决议人数。
《国语辞典》:国内生产毛额(国内生产毛额)  拼音:guó nèi shēng chǎn máo é
一国境内在某一段时期中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总值。英文缩写为GDP。
《漢語大詞典》:子肿(子腫)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面部、四肢或全身浮肿,尿量减少,体重显著增加的病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总括》:“头面四肢肿子肿。”注:“头面遍身浮肿,小水短少者,属水气为病,故名曰子肿。”
《漢語大詞典》:子嗽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干咳、烦热的病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子嗽证治》:“妊娠咳嗽名子嗽,阴虚痰饮感风寒。”注:“妊娠咳嗽,谓之子嗽,嗽久每致伤胎。有阴虚火动痰饮上逆,有感冒风寒之不同。”
《国语辞典》:段考  拼音:duàn kǎo
学期中阶段性的测验。如月考、期中考。
《国语辞典》:流行色  拼音:liú xíng sè
某个时期中代表潮流趋势的颜色。如:「去年的流行色是黑色,凡黑色系列商品都很热销。」
《国语辞典》:期中考  拼音:qí zhōng kǎo
学校于学期中,所举行的阶段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