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替身  拼音:tì shēn
1.替代别人的人。《儒林外史》第一九回:「他儿子叫做金跃,却是一字不通的。考期在即,要寻一个替身。」
2.古代指替人消灾除厄的纸人或替有钱人家出家为僧尼的穷人家子女。《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也称为「替身儿」。
3.在影片中专门代替主角演出的演员。如:「他拍电影,武打场面从不用替身演出。」也称为「替身演员」。
《漢語大詞典》:讨替身(討替身)
旧时迷信,谓含冤负屈凶死者的鬼魂,沉沦苦海,为求超生,往往诱使他人上吊、投河,以求自代,叫做“讨替身”。 清 王明德 《记缢鬼》:“凡係有人縊死,其宅内及縊死之处,往往有相从而縊,及縊之非一人者,俗谓之讨替身,谓已死之鬼,求以自代。”《天雨花》第二回:“只因害我投环死,今日前来讨替身。”亦作“ 讨替代 ”。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而且 中国 的鬼还有一种坏脾气,就是‘讨替代’,这才完全是利己主义。”亦省作“ 讨替 ”。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姑病求医》:“[净:]药箱寃魂哭啼啼。[丑:]讨替。[净:]谁家寃鬼又来催?[丑:]放屁!”
《国语辞典》:替身演员(替身演员)  拼音:tì shēn yǎn yuán
在影片中专门代替主脚演出的演员。多用于武打或拍摄惊险镜头。也称为「替身」。
《国语辞典》:拉替身儿(拉替身儿)  拼音:lā tì shen ér
1.传说枉死的人,为了能再投胎转世,必须找一个顶替自己的人,称为「拉替身儿」。如:「鬼月最好少去游泳,免得被拉替身儿。」
2.寻找代罪羔羊。如:「这人真狡滑,每当做错事,总是设法拉替身儿。」
《漢語大詞典》:顶名替身(頂名替身)
犹言顶名冒姓。《西游补》第十五回:“顶名替身者取首级,交头互耳取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