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归雁(歸雁)
亦作“ 归鴈 ”。 大雁春天北飞,秋天南飞,候时去来,故称“归雁”。 汉 苏武 《报李陵书》:“岂可因归雁以运粮,託景风以餉军哉。” 汉 张衡 《南都赋》:“归鴈鸣鵽,黄稻鱻鱼。” 晋 陆机 《拟古》诗之十二:“飜飜归鴈集,嘒嘒寒蝉鸣。” 唐 王维 《使至塞上》诗:“征蓬出 汉 塞,归雁入胡天。”
《國語辭典》:宜春  拼音:yí chūn
1.适应春天、适合春天。宋。欧阳修 江神子。碧阑干外小中亭词:「每到花时,长是不宜春。」
2.秦汉时的宜春宫。《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下棠梨,息宜春。」
《漢語大詞典》:宜春宫
秦 离宫名。三辅黄图·甘泉宫:“ 宜春宫 ,本 秦 之离宫,在 长安 城东南 杜县 东,近 下杜 。”参见“ 宜春苑 ”。
分類:离宫宫名
《漢語大詞典》:宜春院
唐 长安 宫内官妓居住的院名。 开元 二年置,在京城东面东宫内, 东京 ( 洛阳 )也有 宜春院 , 宝应 元年毁于兵火。 唐 崔令钦 教坊记:“妓女入 宜春院 ,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常在上(皇帝)前头也。” 唐 崔令钦 教坊记:“楼下戏出队, 宜春院 人少,即以 云韶 添之。 云韶 谓之宫人,盖贱隶也。”参阅 宋 程大昌 雍录卷三。
《國語辭典》:烟景(煙景)  拼音:yān jǐng
1.良辰美景。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2.像烟云变幻的笔法。《宋史。卷三○一。李育传》:「酒酣落笔,烟景万状,世传以为宝。」
《國語辭典》:艳阳(豔陽)  拼音:yàn yáng
1.风景明媚的春天。《文选。鲍照。学刘公干体诗五首之三》:「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对三月艳阳之节,住六朝佳丽之场,虽是客况不堪,却也春情难按。」
2.艳丽的阳光。如:「艳阳高照」。
《國語辭典》:春气(春氣)  拼音:chūn qì
春季的阳气。《庄子。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七》:「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國語辭典》:春信  拼音:chūn xìn
春天的消息。宋。陆游 梅花诗五首之四:「春信今年早,江头昨夜寒。」宋。刘克庄 病后访梅九绝之八:「春信分明到草芦,呼儿沽酒买溪鱼。」
分類:春天信息
《國語辭典》:春雷  拼音:chūn léi
1.春天的雷。通常第一声春雷代表春天到来。唐。元稹〈芳树〉诗:「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一九出:「春雷地奋,愁云风捲。」
2.比喻佳音。《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灿若三场满志,正是专听春雷第一声。果然金榜题名,传胪三甲。」
3.形容声音响彻云天。唐。元稹〈八骏图〉诗:「鼻息吼春雷,啼声裂寒瓦。」
《漢語大詞典》:春潮
春天的潮水。 唐 韦应物 《滁州西涧》诗:“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清 龚自珍 《长相思》词:“早寒时,暮寒时,江上春潮平岸时,谢庭书到时。” 巴金 《灭亡》第七章:“﹝歌声﹞激昂时又如深夜的春潮急急地打着那荒凉的石头城。”
分類:春天潮水
《國語辭典》:迎春  拼音:yíng chūn
1.迎接春日。古代在立春前一天,帝王率百官迎祭于东郊,后地方亦有此例。《礼记。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盖因刺史迎春之日,有个白衣人身长丈馀,形容怪异。」
2.迎接春天。
《國語辭典》:迎春花  拼音:yíng chūn huā
植物名。木犀科茉莉花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分枝细长,稍蔓状。叶对生,三出复叶,小叶披针形,深绿色,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毛。早春先叶开,花冠高盆形,裂片五至六枚,椭圆形,鲜黄色。主要供观赏用。
《漢語大詞典》:春烟(春煙)
泛指春天的云烟岚气等。魏书·常景传:“ 长卿 有艷才,直致不羣性,鬱若春烟举,皎如秋月映。” 唐 张说 《和张监游终南》:“春烟生古石,时鸟戏幽松。” 元 赵孟俯 《桃源春晓图》诗:“ 桃花源 里得春多,洞口春烟摇緑萝。”
分類:春天云烟
《漢語大詞典》:春声(春聲)
春天的声响。如春水流响、春芽坼裂和禽鸟鸣啭等。 唐 元稹 《和乐天早春见寄》:“雨香云淡觉微和,谁送春声入棹歌?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 宋 苏轼 《春帖子词·夫人阁二》:“细雨晓风柔,春声入御沟。” 潘漠华 《牧生和他的笛》:“他又能仿吹鹧鸪布谷的春声。”
《漢語大詞典》:春流
春天的水流;春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毖温泉於春流,驰寒波而秋徂。”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一:“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 宋 陆游 《晓发金牛》诗:“ 沮水 春流緑, 嶓山 晓色苍。”
《漢語大詞典》:春月
(1).春天的月亮。《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三》:“情人戏春月,窈窕曳罗裾。” 唐 鲍溶 《归雁》诗:“喜去春月满,归来秋风清。” 元 范梈 《上之日》诗:“谁念东篱山下路,再逢春月向人圆。”
(2).春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东亭 作 宣武 主簿,尝春月与 石头 兄弟乘马出郊。”宋书·礼志四:“是春月不用雌尔,秋冬无禁。”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庚辰春月,乡人妇病剧既苏,乃言病中见一妇自云弃婴之母。”
《國語辭典》:春冰  拼音:chūn bīng
1.春日未化的冰。唐。皇甫冉 送普门上人诗:「日光依嫩草,泉响滴春冰。」
2.春日冰薄而易溶化,比喻极危险。《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念负重于春冰,怀御奔于秋驾。」
《國語辭典》:澹荡(澹蕩)  拼音:dàn dàng
舒缓荡漾。唐。陈鸿《长恨传》:「春风灵液,澹荡其间,上心油然若有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