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皮肤炎(皮肤炎)  拼音:pí fū yán
病名。皮肤因摩擦、日晒、冷热、过敏等原因而导致的炎症。病患的皮肤会发红、水泡、肿胀、流水、有痂皮、变厚或脱皮等症状。
《国语辞典》:乌鱼子(乌鱼子)  拼音:wū yú zǐ
取雌乌鱼的卵巢,盐渍日晒,加工制成的食品。为台湾的特产。
《漢語大詞典》:果乾
由鲜果经过日晒或烘干而成的食品。水分在12%以内,便于保存。供直接食用或复制食品用。《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10期:“ 河北 密云县 在深山里建设的果干厂只花了二百五十元,能够年产二十六万斤果干。”
《漢語大詞典》:暴衣露盖(暴衣露蓋)
日晒衣裳,露湿车盖。形容奔波劳碌。史记·萧相国世家:“ 鲍生 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 明 杨慎 《丁丑封事》:“陛下暴衣露盖,櫛风沐雨,曾不顾惜此。”
《漢語大詞典》:暴衣露冠
日晒衣裳,露湿冠冕。形容奔波劳碌。《汉书·燕剌王刘旦传》:“今宗室子孙曾无暴衣露冠之劳,裂地而王之,分财而赐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漢語大詞典》:跑墒
耕种的土地所含的水分受到风吹日晒而蒸发散失。也叫走墒。
《國語辭典》:日炙风筛(日炙風篩)  拼音:rì zhì fēng shāi
太阳炙晒,强风吹打。形容旅途的艰辛。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遥望见雁门紫塞,黄沙漠漠接涯,看了这山遥路远,更和那日炙风筛,一骑马直临苏武阪,半天云遮尽李陵台。」也作「日炙风吹」。
《漢語大詞典》:聊晒犊裈(聊曬犢裩)
晋 时习俗,七月七日晒衣, 阮咸 家贫,无物可晒,遂以竿挂大布犊鼻褌于中庭,谓“未能免俗,聊復尔耳”。后遂以“聊晒犊裩”为贫寒之典。 清 蒲松龄 《为毕振叔与韩履生启》:“若小儿贫如 南阮 ,聊晒犊裩;瘦似 清郎 频移革带。”参见“ 聊復尔耳 ”。
《國語辭典》:聊复尔耳(聊復爾耳)  拼音:liáo fù ěr ěr
姑且如此罢了。语出《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北阮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后用来表示对某种事情只不过表面应付一下,并不很认真。宋。辛弃疾 永遇乐。投老空山词:「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也作「聊复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