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旗帜(旗幟)  拼音:qí zhì
旗可作为标帜,故泛称旌旗为「旗帜」。《三国演义》第五回:「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诏登坛。」《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喊声大震,把那几百个番子,犹如砍瓜切菜,尽数都砍死了,旗帜器械,得了无数。」也作「旗志」。
《國語辭典》:旗号(旗號)  拼音:qí hào
1.旗帜、旗子。《三国演义》第二回:「玄德望见『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走。」《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望见这边船上打著『贵州总镇都督府』的旗号,知道是汤少爷的船。」
2.旗语。即挥动旗子以传递的讯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便拉起了旗号,叫他停轮。」
3.名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仍旧扯著他几个座师的旗号,在那里去买云雷雨。」
《高级汉语词典》:五方旗帜
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插上青、黄、赤、白、黑五色旗
《分类字锦》:旗帜皆赤(旗帜皆赤)
史记高祖纪乃立季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
分类:旌旗
《漢語大詞典》:旗帜鲜明(旗幟鮮明)
比喻政治倾向非常明显或态度很明确。 董必武 《广州起义三十周年纪念》诗:“ 广州 起义继 南昌 ,旗帜鲜明见主张。” 袁鹰 《横眉》:“他旗帜鲜明,大义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