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斤斧  拼音:jīn fǔ
斧头。《管子。乘马》:「其木可以为棺,可以为车,斤斧得入焉。」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遂命仆夫荷斤斧,断拥肿。」
《國語辭典》:斧正  拼音:fǔ zhèng
请人改削文字的谦词。如:「学生才疏学浅,不妥之处,敬请斧正。」也作「斧削」、「斧政」。
《漢語大詞典》:樵柯
指砍柴的斧头。柯,斧柄。 唐 于濆 《寒食》诗:“素娥哭新塚,樵柯鸣柔桑。”
《漢語大詞典》:运斤(運斤)
亦作“ 运釿 ”。
(1).挥动斧头砍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闚意象而运斤。” 北齐 刘昼 新论·适才:“良匠善能运釿,故无弃材。” 唐 杨炯 《卧读书架赋》:“从绳运斤,义且得於方正;量枘製凿,术乃取於纵横。”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张昺》:“命夫运斤,树有血出,众惧欲止,公乃手自斧之。”
(2).喻技艺的高超。《北齐书·杜弼传》:“无取於游刃,有惭於运斤,不足破秋毫之论,何以解连环之结?”五灯会元·马祖一禅师法嗣·章敬怀晖禅师:“ 郢 人无污,徒劳运斤。”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嗟予生也鲁,空有运斤意。”
《漢語大詞典》:挥斤(揮斤)
庄子·徐无鬼:“ 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 斲之。 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堊而鼻不伤, 郢 人立不失容。”运斤,挥动斧头。后用为发挥高超技艺的典故。 宋 王安石 《思王逢原》诗:“便恐世间无妙质,鼻端从此罢挥斤。”
《国语辞典》:大斧  拼音:dà fǔ
大型斧头。多用于伐木、刑杀、兵战。《金史。卷一三一。方伎列传。张元素》:「乃去学医,无所知名,夜梦有人用大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自是洞彻其术。」《三国演义》第五回:「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
《漢語大詞典》:鈯斧
不锋利的斧头。五灯会元·六祖大鉴禅师法嗣·青原山行思禅师:“吾有箇鈯斧子,与汝住山。” 宋 陆游 《思归》诗:“会当求鈯斧,送老 镜湖 滨。” 元 耶律楚材 《请奥公禅师开堂疏》之三:“既收鈯斧子,不藉破皮鞋。”
分類:锋利斧头
《漢語大詞典》:无柯(無柯)
(1).没有斧头。《孔丛子·记问》:“枳棘充路,陟之无缘。将伐无柯,患兹蔓延。” 晋 道安 《〈十二门经〉序》:“斯法者,其犹无柯而求伐,不饭而求饱,难以获矣。”
(2).没有枝丫。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槟榔树:“﹝檳榔树﹞森秀无柯,端顶有叶。”
分類:斧头枝丫
《漢語大詞典》:郢质(郢質)
郢 地有 匠石 者,能用斧头削除人鼻端的白粉而不伤其鼻。 宋元君 听说后,召 匠石 试之。 匠石 说:“臣则尝能斵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言之矣。”参阅庄子·徐无鬼。后因以“郢质”喻指契合无间的知音。晋书·嵇康传:“盖其胸怀所寄,以高契难期,每思 郢 质。”亦作“ 郢中质 ”。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五:“《大雅》思 文王 ,《颂》声久崩沦,安得 郢 中质,一挥成风斤!” 王琦 注引 萧士贇 曰:“ 太白 尝论诗曰:‘将復古道,非我而谁?’《雅》《颂》之作, 太白 自负者如此。然安得《雅》《颂》之人识之,使 郢中 之质能当 匠石 之运斤耶!”
《国语辞典》:斤斸  拼音:jīn zhú
斧头和凿子等工具。唐。元稹〈田家词〉:「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斸。」
《漢語大詞典》:斤凿(斤鑿)
斧头与凿子。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襆物……因开襆,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 唐 吴融 《沃焦山赋》:“上无灌木夸良工之斧凿,下无灵鰲招巨人之钩索。”
分類:斧头凿子
《漢語大詞典》:般斤
古代巧匠 鲁班 的斧头。语本 汉 扬雄 《法言·君子》:“ 般 之挥斤, 羿 之激矢;君子不言,言必有中也。”后以“般斤”喻大匠的技能。 宋 苏轼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般 斤思 郢 质,鯤化陋儵 濠 。”
《漢語大詞典》:桑斧
用桑木做柄的斧头。 唐 张祜 《题曾氏园林》诗:“斫树遗桑斧,浇花溼笋鞋。”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六:“ 王公随 雅嗜吟咏,有《宫词》云:‘一声啼鸟禁门静,满地落花春日长。’又《野步》云:‘桑斧刊春色,渔歌唱夕阳。’皆公应举时行卷所作也。”
分類:桑木斧头
《漢語大詞典》:斤迹(斤跡)
斧头砍削的痕迹。 唐 卢纶 《萧常侍瘿柏亭歌》:“攒甍鬭栱无斤跡,根癭联悬同素壁。”
《漢語大詞典》:斤墨
斧头与墨斗。木匠的工具。 唐 白居易 《寓意诗》之一:“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匠人执斤墨,采度将有期。”
《漢語大詞典》:木斧
谓斫木用的斧头。 唐 包佶 《朝拜元陵》诗:“不见露盘迎晓日,唯闻木斧扣寒松。”
分類:斫木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