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画圈(畫圈)
在文件上画个圈儿,表示已经过目。《红旗》1982年第11期:“如果我们继续满足于无休止的集体议论,沉湎于浩如烟海的文件,旷日持久地挨着个儿画圈……那是不堪设想的。”《十月》1981年第5期:“形式还要走,他 胡浩 甚至要在这虚应故事的文件上画圈。”
《國語辭典》:复印机(複印機)  拼音:fù yìn jī
供复印文件、图片的机器。如影印机、晒图机、油印机等。
《漢語大詞典》:符样(符樣)
上级官府下达的文件。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这箇是新下到的符样,这箇是官差纳送远仓粮。”
《國語辭典》:传信牌(傳信牌)  拼音:chuán xìn pái
旧时军中传递文件用的器具。《宋史。卷一九六。兵志十》:「传信牌中为池槽,藏笔墨纸,令主将掌之。每临阵传命,书纸内牌中,持报兵官,复书事宜内牌中而还。」
《國語辭典》:电报(電報)  拼音:diàn bào
以电的讯号來传送消息的通信方式。一般电报有专用的架空线或地下电缆,用來传送代表各种讯息的电脉冲信号。脉冲信号是依据编码來发送,为长音和短音的组合。接收端经解码后即可明瞭信息的内容。
《漢語大詞典》:禁牒
以君主名义给予的身分证明文件。文苑英华·赦书四·会昌二年四月二十三日上尊号赦文:“自今后并须準格用荫人数年限,及察知冒卖资荫,便收禁牒,报有司。”
《國語辭典》:卷宗  拼音:juàn zōng
1.公私机关分类汇存的文件。如:「这几分卷宗非常重要,要妥善保管。」也称为「案卷」。
2.存放文件的纸夹。如:「卷宗内的公文十分紧急,请尽速送交有关单位处理。」
《國語辭典》:纪要(紀要)  拼音:jì yào
记录要点的文字。如:「旅日纪要」。也作「记要」。
《國語辭典》:急件  拼音:jí jiàn
需要快速送达或尽快处理的紧急文件。
《國語辭典》:原件  拼音:yuán jiàn
原料配件。如:「进口车的原件大都来自国外,因此价格十分昂贵。」
《國語辭典》:有案可查  拼音:yǒu àn kě chá
留有纪录档可供查考。如:「这件事的原委,在相关单位有案可查。」
《國語辭典》:證明书(證明書)  拼音:zhèng míng shū
仅具有某特定时间、效用的證明文件,如:「在学證明书」、「在职證明书」。
《國語辭典》:證件  拼音:zhèng jiàn
證明各类事物的文件,统称为「證件」。
《漢語大詞典》:造报(造報)
谓编制文件或表册向上级报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户头总催说》:“……户头每甲轮流充当,一任经承造报,倘无所以,选举之。”
《漢語大詞典》:钊文袋(釗文袋)
即招文袋。古代一种挂在腰带上装文件或财物的小袋子。 明 许自昌《水浒记·感愤》:“我起身得急了,把釗文袋遗失在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