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拨畦(撥畦)
整治田畦。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二折:“缴轆轤,偎陇儿,拨畦儿,打勤劳,受辛苦。”
《漢語大詞典》:摆治(擺治)
摆布整治。《新华文摘》1981年第3期:“那时 关庄 也兴起大兵团作战,上地干活吹口哨,点名不到扣饭;加上黑夜白日连轴转,‘放卫星’,真把社员们摆治怕了。”
分類:摆布整治
《漢語大詞典》:挨整
受整治,吃苦头。例如:神情比挨整那时更严峻了。
《國語辭典》:齐家治国(齊家治國)  拼音:qí jiā zhì guó
语本《礼记。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指整治家政,治理国事。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我和你韬光晦迹老山中,煞强如齐家治国平天下。」《孤本元明杂剧。孟母三移。楔子》:「继统相承数百年,齐家治国总无偏。」
《漢語大詞典》:勤饰(勤飾)
经常地整顿、整治。饰,通“ 飭 ”。韩非子·定法:“十七年而不至於霸王者,虽用术於上,法不勤饰於官之患也。”韩非子·定法:“故乘强 秦 之资数十年而不至於帝王者,法虽勤饰於官,主无术於上之患也。”
《漢語大詞典》:内修外攘
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修亦作“ 脩 ”。 宋 胡锜 《拟力田诏》:“顾惟礼耕义种之贤,足副内修外攘之志。” 明 张纶 《林泉随笔》:“观於《垂拱》《奏札》二篇及《戊午讜议序》,反復以天经地义内脩外攘不可逆为言。”
《國語辭典》:浇裹(澆裹)  拼音:jiāo guǒ
浇,饮食。裹,衣服。浇裹泛称日常生活开支。《三侠五义》第二七回:「嗳哟!又添了浇裹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夫人虽是没了,这过日子浇裹,还是一文不能省的。」
《漢語大詞典》:厘弊(釐弊)
整治弊端。明史·张岳传:“巡视内府库藏,奏行釐弊八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邑令 钟 ,牒请釐弊,得可。” 清 冯桂芬 《方恬庵先生家传》:“既居养舍,训吾师以閲文釐弊之法甚备。”
分類:整治弊端
《漢語大詞典》:厘举(釐舉)
整顿举用;整治兴办。国语·周语下:“惟能釐举嘉义,以有胤在下,守祀不替其典。” 韦昭 注:“举,用也。”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十章:“于是着手组织,量能授官,振起废滞,拔简贤良,庶务釐举,舆论翕服。”
《漢語大詞典》:厘损(釐損)
整治裁减。新唐书·孙伏伽传:“是时,军兴赋敛重, 伏伽 数请釐损。”
分類:整治裁减
《國語辭典》:理发师(理髮師)  拼音:lǐ fǎ shī
替人整理、修剪头发的人。也作「理发师傅」。
《漢語大詞典》:漏理
谓分神整治。《淮南子·道应训》:“此言精神之越於外,智虑之荡於内,则不能漏理其形也。” 高诱 注:“漏,补空也。”
分類:分神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