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斋慄(齋慄)
敬慎恐惧貌。书·大禹谟:“﹝ 舜 ﹞祇载见 瞽瞍 ,夔夔斋慄。” 孔颖达 疏:“见父 瞽瞍 ,夔夔然悚惧,斋庄战慄,不敢言己无罪。” 唐 韩愈 《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依赋十四韵以献》:“遗我一言重,跽受惕斋慄。”
《漢語大詞典》:谦畏(謙畏)
谦逊敬慎。新唐书·吴凑传:“ 凑 才敏鋭,而谦畏自将,帝数顾访,尤见委信。” 宋 陆佃 《谢皇太后表》:“此盖伏遇皇太后陛下,永怀谦畏,暂济艰难。”
分類:谦逊敬慎
《國語辭典》:斋慄(齋慄)  拼音:zhāi lì
恭谨戒惧的样子。《书经。大禹谟》:「祇载见瞽瞍,夔夔斋慄,瞽亦允若。」
《漢語大詞典》:斋肃(齋肅)
(1).庄重敬慎。 汉 班固 《白虎通·姓名》:“大子生,举之以礼:使士负之,有司斋肃端緌,之郊,见於天。”清史稿·乐志四:“斋肃恭敬柔雍彰,金鉤緑籧懿筥筐。”
(2).犹斋戒。 汉 贾谊 新书·春秋:“斋肃不庄,粢盛不洁。”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斋肃致敬,告覲园陵。”
《漢語大詞典》:祗栗
亦作“ 祗慄 ”。敬慎恐惧。汉书·匡衡传:“盖钦翼祗栗,事天之容也。”旧唐书·顺宗纪:“夙夜祗慄,深惟永图。” 宋 苏轼 《德威堂铭》:“西戎来朝,祗慄公门。”
分類:敬慎恐惧
《漢語大詞典》:谨承(謹承)
敬慎奉行。 明 吴宽 《古田县重建文庙记》:“岂非其地僻远无倡率如 衮 者之在上乎?乃今得宪副公,而令佐师儒又谨承于下,宜邑人之尚义好文者之勃然也。”
分類:敬慎奉行
《漢語大詞典》:严翼(嚴翼)
威严敬慎。诗·小雅·六月:“有严有翼,共武之服。” 毛 传:“严,威严也;翼,敬也。” 孔颖达 疏:“其严者威敌厉众,其敬者抚和上下。” 宋 苏轼 《母聂氏温国太夫人制》:“恭俭信顺以相其夫,慈和严翼以成其子。”
分類:威严敬慎
《漢語大詞典》:畏戢
戒惕敬慎。宋史·赵抃传:“有卒长立堂下,呼諭之曰:‘吾与汝年相若,吾以一身入 蜀 ,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畏戢以率众。’”
分類:敬慎
《漢語大詞典》:谨节(謹節)
(1).敬慎,守法度。后汉书·沛献王辅传:“在国谨节,终始如一,称为贤王。”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前书所諭正容谨节之功,比想加力,此本是小学事,前此不会做得工夫,今若更不补填,终成欠闕,却为大学之病也。” 元 黄溍 《钱翼之墓志铭》:“公见其言谈举止谨节有礼,大奇之。”
(2).谨慎节俭。 明 方孝孺 《谨节堂铭》:“事亲能养,谨节为贵,谨则无忧,节则不匱。”
《漢語大詞典》:不龚(不龔)
不敬慎,不恭顺。龚,通“ 恭 ”。 唐 陈子昂 《谏用刑书》:“ 隋 之末代,天下犹平, 煬帝 不龚,穷毒威武,猒居皇极,自緫元戎,以百万之师观兵 辽海 ,天下始骚然矣。”新唐书·宦者传上·高力士:“ 天宝 中,边将争立功,帝尝曰:‘朕春秋高,朝廷细务付宰相,蕃夷不龚付诸将,寧不暇耶?’”
《漢語大詞典》:济跄(濟蹌)
仪容敬慎貌。济,通“ 齐 ”。语出《诗·小雅·楚茨》:“济济蹌蹌,絜尔牛羊。”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田荔裳》:“宾客济蹌,冠裳毕集。向时纳女,远不能及。”
分類:仪容敬慎
《漢語大詞典》:谨戒(謹戒)
敬慎戒惧。 宋 陆游 《上殿札子》:“比之他人,自当谨戒百倍。”
《漢語大詞典》:谨约(謹約)
敬慎检约。后汉书·樊宏传:“ 鯈 字 长鱼 ,谨约有父风。”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七:“ 吴龙图 中復 性谨约,详於吏治。”明史·上高王宸濠传:“ 奠堵 独谨约,不能坐以过失。”
分類:敬慎慎检
《漢語大詞典》:敬逊(敬遜)
敬慎谦逊。汉书·匡衡传:“温恭敬逊,承亲之礼也。”
分類:敬慎谦逊
《國語辭典》:恭职(恭職)  拼音:gōng zhí
敬慎职守。如:「他处理公事总是夙夜恭职,如临深渊。」《三国志。卷五五。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传。黄盖》:「初皆怖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
分類:敬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