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阎泽赤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99 【介绍】: 西汉人。从刘邦起事。任河上守。击项羽。封故市侯。
尹恢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92 【介绍】: 西汉人。刘邦初起兵,恢以谒者从。任将军,从击诸侯,以右丞相守淮阳,有功,封故城侯。一作城父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秦人。为东陵侯。秦亡,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瓜美,称东陵瓜。吕后诛韩信后,高祖拜萧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平说何辞让封赏,出私财佐军,以避高祖之忌。
简介
秦末汉初时人。秦朝时期被封为东陵侯,负责看护管理始皇帝生母赵姬之陵寝。秦为汉灭,沦为布衣,于长安城东南霸城门外种瓜,瓜味鲜美,皮有五色,世人称之“东陵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55 【介绍】: 西汉梁国人。初从刘邦击项羽,任都尉。惠帝时为淮阳守。文帝时迁御史大夫,拜丞相,封故安侯。为人廉直。幸臣邓通戏殿上,嘉欲斩之,文帝急赦乃免。景帝初,晁错变更法令,嘉欲借故斩之未遂,呕血而死。谥节。
全汉文·卷十四
嘉,梁人。从高帝为队率,迁都尉。惠帝时为淮阳守。文帝即位,赐爵关内侯,十六年为御史大夫,后二年代张苍为丞相,封故安侯。景帝二年卒,谥曰节侯。
张无故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山阳人,字子儒。学《尚书》于平陵张山拊,而授之于唐尊。善章句,为广陵太傅。谨守小夏侯学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19 【介绍】: 西汉陇西成纪人。文帝时,以良家子从军击匈奴,为郎、武骑常侍。景帝时为骁骑都尉。后任陇西、北地、雁门等郡太守。武帝时,入为未央卫尉。后为右北平太守。猿臂善射,爱抚士卒,皆骁勇,乐为战。匈奴畏惧,数年不敢犯边,称之为飞将军。广七任边郡太守,前后达四十余年,率领士卒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深得士心,然终未得封侯。元狩四年,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以迷失道被责赴幕府对簿,自刭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37—后43 【介绍】: 东汉会稽馀姚人,字子陵,一名遵。少有高名,与刘秀同学。及秀即帝位,变姓名隐居。聘至京师,与光武帝相处如昔。光武欲其出仕,答以“士故有志,何至相逼乎!”除谏议大夫,不就,归,耕于富春山。
全后汉文·卷二十七
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馀姚人。少与光武同游学。及即位,三聘乃至。除谏议大夫,不屈,退耕富春山。建武十七年,复特徵,不至。年八十,终于家。
释道宠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即故儒生张宾也。高齐元魏之际。国学有雄安先生者。博学能文辞。为时师范。其徒李范齐镳安席。皆材艺所归。而宾其一也。尝至赵州堰角寺。即今之应觉寺也。渴因从寺索水。沙弥问宾。水具几尘。必言之。乃可以饮。宾罔然。沙弥遂浇其面。宾大惭。谓其人曰。非直以辱我而已。亦足以见佛法之不易知如此。吾今投诚趋向矣。于是悉辞去其从者。而从寺出家。寺法当三年历试而后剃落。以宾名士故。即日使受具戒。乃入西山。广寻藏部。造诣渊微。叹留神之晚。宣武皇帝崇尚大教。永平元年。诏西竺三藏菩提流支于紫极殿。勒那摩提于太极殿。翻译十地。然各置禁卫。不相往来。四年方讫。及雠校义句恰同。其所不同者。特一字耳。盖或以为不二。或以为不尽。后那的定为不异。而众共称美。谓合圣心。宠闻之。因访流支以所译指趣。支授十地曲教。而宠于三冬之间。尽为疏出。寻而讲演。听侣云臻。邺下歆艳焉。时魏收邢子才扬休之等在座。宠默识之曰。诸贤既皆国华朝彦。颇忆受业有所自来否。答以为始皆北面张君。君兹厌俗。罔知所向。宠咄曰。师资之礼。典籍具存。今乃尔何耶。三子遽拜伏谢过。转以闻上。诏日赐黄金三两。以旌异之。而终其身。
续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三
释道宠。姓张。俗名为宾。高齐元魏之际。国学大儒雄安生者。连邦所重。时有李范张宾。齐鏕安席。才艺所指莫不归宗。后俱任安下为副。年将壮室。领徒千馀。至赵州元氏县堰角寺侧。即今所谓应觉是也。从寺索水。沙弥持与。问具几尘方可饮之。素不内涉罔然无对。乃以水浇面。宾大恧谓徒属曰。非为以水辱我。直显佛法难思。吾今投心此道。宜各散矣。即日于寺出家。寺法入道三年历试。以宾聪明大博不可拘于常制。即日便与具戒。遂入西山广寻藏部。神用深拔慨叹晚知。魏宣武帝崇尚佛法。天竺梵僧菩提留支初翻十地在紫极殿。勒那摩提在大极殿。各有禁卫不许通言。校其所译恐有浮滥。始于永平元年至四年方讫。及勘雠之。惟云。有不二不尽。那云。定不二不尽。一字为异。通共惊美若奉圣心。宠承斯问。便诣流支访所深极。乃授十地典教三冬。随闻出疏。即而开学。声唱高广。邺下荣推。时朝宰文雄魏收邢子才杨休之等。昔经宠席官学由成自遗世网形名靡寄。相从来听皆莫晓焉。宠默识之。乃曰。公等诸贤既称荣国。颇曾受业有所来耶。皆曰。本资张氏厌俗出家。宠曰。师资有由今见若此。乃曰。罪极深矣。初聆声相寔等昔师。容仪顿改致此无悟。于是同敦三大罄此一心。悲庆相循。遂以闻奏。以德溢时命义在旌隆。日赐黄金三两尽于身世匠成学士堪可传道千有馀人。其中高者。僧休法继诞礼牢宜儒果等是也。一说云。初勒那三藏教示三人。房定二士授其心法。慧光一人偏教法律。菩提三藏惟教于宠。宠在道北教牢宜四人。光在道南教凭范十人。故使洛下有南北二途。当现两说自斯始也。四宗五宗亦仍此起。今则阙矣辄不繁云。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姓张。俗名为宾。高齐元魏之际。国学大儒。雄安生者。连邦所重。时有李范张宾齐鏕安席。才艺所指。莫不归宗。后俱依安下为嗣。年壮。领徒千馀。至赵州元氏县。堰角寺侧。从寺索水。沙弥持与。问具几尘。方可饮之。素不内涉。罔然无对。乃以水浇面。宾大恧。谓徒属曰。非以为水辱我。直显佛法难思。吾今投心此道。宜各散。便于寺出家。聪明博大即具戒。遂入西山。广寻藏部。神用深拔。慨叹晚知。魏宣武帝。崇尚佛法。天竺梵僧菩提留支。初翻十地。在紫极殿。勒那摩提。在太极殿。各有禁卫。不许通言。校其所释。恐有浮滥。始于永平元年。至四年方讫。及勘雠之。惟云有。不二不尽。那云。定不二不尽。一字为异。通共惊美。宠诣留支。访所深极。乃授十地。曲教三冬。随闻出疏。即而开学。声唱高旷。邺下荣推。时朝宰文雄魏收。邢子才。杨休之等。昔经宠席。官学由成。自遗世网。形名靡寄。相从来听。宠默识之。于是同敦三大。罄此一心。悲庆相循。遂以闻奏。以德溢时命。义在旌隆。日赐黄金三两。匠成学士。传道千馀。其中高者。僧休。法继诞礼。罕宜。儒果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宋温故,湜父。后晋天福中进士。累迁右补阙,官至工部尚书。事见《武夷新集》卷八《宋公神道碑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东都故老,南渡后客临安。事见《清波别志》卷二。
栾温故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康定二年庆历元年(1041)任韶州知州。庆历四年(1044)任衡州知州。庆历六年(1046)2月满。

人物简介

简介
权汉功(권한공),朝鲜人,高丽王朝官员。本贯安东权氏。 权汉功于忠烈王在位期间等第直史馆。忠烈王与忠宣王父子都在元朝的时候,王惟绍等人离间王父子,权汉功为忠宣王的从臣,出仕忠宣王府邸,与崔诚之主选法。忠烈王薨,忠宣王归国后,赐冠带,常常出入宫禁,时不时召见,拜密直副使骤升佥议评理。当时忠宣王经常滞留元朝不归国,从臣们都想要回国。汉功、诚之同掌铨注,贪其贿赂,无意东还。李思温、金深弹劾于徽政院,将权汉功逮捕下狱。忠宣王怒,将此事告诉皇太后。于是权汉功被释放,李思温、金深遭到流放。 忠肃王即位后,表彰权汉功、崔诚之、朴景亮跟随父亲忠宣王之功。忠宣王奉御南游江浙,权汉功与李齐贤跟随。权汉功、崔诚之、李光逢等人跟随忠宣王在大都之时大肆收受贿赂,滥封亲戚故旧为官,使得忠肃王非常不满。1323年,上王忠宣王被流放吐蕃后,权汉功、李光逢、金廷美(金怡)、蔡洪哲、裴廷芝等人被逮捕。权汉功欲自厕所逃跑,但仍被逮捕,同李光逢、蔡洪哲一起籍没家产流放远岛,金廷美则被释放。权汉功、李光逢、蔡洪哲三人没有进入海岛,而是在洪州界聚众扰民。不久后,元朝派人赦免了三人。权汉功怨恨忠肃王,于是投靠了沈王王皓。权汉功纠集沈王的党羽,在慈云寺聚集百官,要求在废黜忠肃王、改立王皓的请愿书上签字。当时忽降大雨冰雹,监察执义尹宣佐便说此是猪狗不如的事,聚集签字,百官纷纷效仿,于是失败了。 权汉功多年跟随忠宣王,为忠宣王所重用,忠宣王在流放吐蕃的时候还向权汉功寄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忠惠王继位后,得知权汉功二室康氏有姿色,派护军朴伊刺赤纳之宫中。伊刺赤先将其强奸,忠惠王得知后大怒,皆扑杀之。忠惠王被逮捕送到了元朝,群臣聚集在旻天寺,商议上书其鸣冤。权汉功说:「昔殷太甲不明于德,伊尹放诸桐三年,然后悛心改行,复于君位。又有一国,介于要冲之地,杀其朝觐诸侯及天子之使,于是天子遣人诛之。又有一国之臣使于他国,及其还,天子之使斩其君首而去,其臣诣尸所陈祭而哭,亦令斩之。今王无道,天子诛之,何得而救乎?」后来权汉功官至都佥议政丞、醴泉府院君。曾奉元朝之命,为太子左赞善。忠定王元年卒,谥文坦。著有文集《一斋逸稿》。 权汉功有二子:权仲达、权仲和。其中权仲和在朝鲜太宗在位期间担任过领议政之职。《高丽史》将权汉功列为奸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5—1371 【介绍】: 元明间江西庐陵人,字子将,一字同故。元末于所居周围筑场种树,世乱,率武勇屯林中,外兵不能入。朱元璋平武昌,灌往军门谒见。擢湖广行省员外郎,累官为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学校久衰,灌建学舍,选子弟受业。禁豪右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
虞愚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虞愚(?~?),字故愚。江西芜湖人。生平不详。(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