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故自伤残(故自伤残)  拼音:gù zì shāng cán
故意伤害自己,用以诬赖他人。如:「幸亏有你的帮忙,我们才能识破他故自伤残的苦肉计。」
《国语辞典》:好弄玄虚(好弄玄虚)  拼音:hào nòng xuán xū
喜欢故意造成悬疑高深或耍狡猾的手段。《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他初时也爱学几桩武艺,后来本知怎的,好弄玄虚,勾人烧丹炼汞。」
《国语辞典》:逢君之恶(逢君之恶)  拼音:féng jūn zhī è
为了逢迎讨好,故意迎合他人或在上位的人作恶。《孟子。告子下》:「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国语辞典》:反穿皮袄(反穿皮袄)  拼音:fǎn chuān pí ǎo
(歇后语)装羊。羊音谐「佯」。人故意反穿皮袄装羊。比喻装傻。如:「他反穿皮袄装羊。」
《国语辞典》:非愚则诬(非愚则诬)  拼音:fēi yú zé wū
不是愚蠢,就是故意欺骗人。《庄子。秋水》:「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韩非子。显学》:「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也。」
《国语辞典》:挤手捏脚(挤手捏脚)  拼音:jǐ shǒu niē jiǎo
故意伸出手脚碰触对方身体,含有轻薄之意。《野叟曝言》第六五回:「每日在路,俱有人瞧著锦囊,挨肩擦背,挤手捏脚。」
《国语辞典》:技术犯规(技术犯规)  拼音:jì shù fàn guī
各种球类比赛中,基于战略技术而故意造成的犯规行为。不论领队、教练或球员,凡有故意延误比赛进行或伤害对方、不服从裁判、擅自离场等不当行为,都可构成技术犯规。裁判可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勒令出场等处分。
《国语辞典》:矫情立异(矫情立异)  拼音:jiǎo qíng lì yì
故意违反常情,以表示自己的超凡脱俗。如:「他的矫情立异,使得他在人群中显得特别突兀。」
《国语辞典》:降格仿讽(降格仿讽)  拼音:jiàng gé fǎng fèng
故意仿拟俚俗的文体,以表达严肃的论题,由体裁与主题间的不协调,造成讽嘲的效果。
《国语辞典》:扮猪吃老虎(扮猪吃老虎)  拼音:bàn zhū chī lǎo hǔ
比喻用心机耍诈。故意装成愚弱者让对手疏忽,再趁机赢得最后胜利。如:「这场比赛,东和队是扮猪吃老虎。」
《国语辞典》:不知者不罪  拼音:bù zhī zhě bù zuì
(谚语)不是故意或不知情之下所做的错事,就不加以怪罪。清。李渔《慎鸾交》第三三出:「原来是侯老爹,古语道得好,不知者不罪。请问侯老师,前日来过,昨日来过,为甚么今日又来。」也作「不知不罪」、「不知者不做罪」。
《国语辞典》:借酒三分醉  拼音:jiè jiǔ sān fēn zuì
借喝了酒,装出醉酒的模样,故意撒酒疯。如:「他不过是借酒三分醉,故意逞威风罢了。」
《国语辞典》:事有斗巧,物有故然(事有斗巧,物有故然)  拼音:shì yǒu dòu qiǎo,wù yǒu gù rán
(谚语)斗巧,凑巧。全句比喻事情凑巧的像故意安排。《醒世恒言。卷三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身上披著破衣服,露著腿,赤著脚,离了客店,迎著风雪走到张员外宅前。事有斗巧,物有故然,却来得迟些,都散了。」
《国语辞典》:鸡蛋里挑骨头(鸡蛋里挑骨头)  拼音:jī dàn li tiāo gú tou
鸡蛋内并无骨头,「鸡蛋里挑骨头」比喻故意挑剔。如:「他老是鸡蛋里挑骨头地故意找麻烦。」
《国语辞典》:不知者不做罪  拼音:bù zhī zhě bù zuò zuì
不是故意或不知情之下所做的错事,就不加以怪罪。《三侠五义》第一一八回:「武伯南道:『你不要如此。咱们原没见过,不知者不做罪,俺也不怪你。』」也作「不知不罪」、「不知者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