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政治指导员
简称“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连和相当于连的基层单位负责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与同级军事指挥员同为部队或单位的首长,对部队或单位的工作共同负责。
《漢語大詞典》:政治运动(政治運动)
指在一定时期为特定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有领导有广大民众参加的运动。如 英国 的宪章运动,我国的“五四”运动等。
《漢語大詞典》: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简称“庸俗经济学”。只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面现象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体系。18、19世纪之交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阶级斗争的激化而产生。创始人是法国的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这种经济学流派很多,其实质是将古典经济学理论庸俗化,否定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漢語大詞典》: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列宁作于1919年10月。分析了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即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和阶级关系的特点。指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是资本主义、小商品生产和共产主义,基本阶级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政治上仍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并要改组整个社会经济。
《国语辞典》:平民政治  拼音:píng mín zhèng zhì
以平民主义为根据,以全民意志为主的政治。
《国语辞典》:民主政治  拼音:mín zhǔ zhèng zhì
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所有,政府依据民意施政,人民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民权,以控制政府政策及官员的政治制度。
《国语辞典》:全民政治  拼音:quán mín zhèng zhì
由人民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民权,直接管理国家的大事,这种主权在民的政治,称为「全民政治」。
《国语辞典》:强权政治(强权政治)  拼音:qiáng quán zhèng zhì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以其国力的强弱为决定的准绳,称为「强权政治」。也称为「权力政治」。
《国语辞典》:贵族政治(贵族政治)  拼音:guì zú zhèng zhì
由少数因出生、财产、土地等而具有特殊地位的一群人统治的统治方式。
《国语辞典》:黑金政治  拼音:hēi jīn zhèng zhì
讽称与黑道势力或财团勾结行事的政治风气。
《国语辞典》:科员政治(科员政治)  拼音:kē yuán zhèng zhì
组织中的基层人员,仗著对法规熟悉而形成的专权。上级人员往往受制于他们,是一种不正常的行政现象。
《国语辞典》:极权政治(极权政治)  拼音:jí quán zhèng zhì
政权由个人或少数人掌握,并以独占经济、传播、武力、意识型态等手段,全面控制人民的统治方式,是二十世纪新兴的政治型态。也称为「独裁政治」。
《国语辞典》:金权政治(金权政治)  拼音:jīn quán zhèng zhì
财团或利益团体利用金钱优势与民意代表或官员勾结,藉以影响政策导向,谋取更大利益的政治异态。是民主政治中常见的流弊。
《国语辞典》:政治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拼音:zhèng zhì shè huì xué
探讨政治行为和现象与社会结构和变迁之间关连性的社会学次领域。
《国语辞典》:中央政治会议(中央政治会议)  拼音:zhōng yāng zhèng zhì huì yì
中国国民党实行训政的全国最高指导机关。设于中央党部中央执行委员会之下。负责讨论及议决国家立法、施政及军事大计。其委员由中央执行委员及监察委员中推选任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