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役政
犹政役,赋役。政,通“ 征 ”。周礼·地官·闾胥:“凡春秋之祭祀、役政、丧纪之数,聚众庶。” 孙诒让 正义引 王引之 云:“役政即政役, 杜子春 读政为征,是也。”
指有关兵役之政务。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前一任县长正是为了壮丁问题被撤职的,而新县长一上任便宣称他要扫除役政上的种种积弊。”
《漢語大詞典》:钧辅(鈞輔)
钧轴和宰辅。指国家政务重任。亦指担负国家政务重任的人。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年:“久玷钧辅,物议沸腾,岂惟有妨贤路,实亦深负陛下所以委任责成之意。”
《漢語大詞典》:治干(治幹)
处理政务的干才。南齐书·刘绘传:“ 南康 是三州喉舌,应须治干,岂可以年少讲学处之邪?”
分類:政务干才
《漢語大詞典》:机揆(機揆)
机要政务。魏书·邢峦传论:“ 邢峦 以文武才策,当军国之任,内参机揆,外寄折衝,其纬世之器歟?”
《漢語大詞典》:八案
宋 代三司中度支使所分掌的八项政务。宋史·职官志二:“度支分掌八案:一曰赏给案,二曰钱帛案,三曰粮料案,四曰常平案,五曰发运案,六曰骑案,七曰斛斗案,八曰百官案。”
《國語辭典》:地方官  拼音:dì fāng guān
负责地方行政工作的官吏。《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我们同你家老爷虽是乡亲,但这失贼的事,该地方官管。」《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我听见厦门的交涉,是办得太硬了,地方官登时革职。」
《國語辭典》:徇务(徇務)  拼音:xún wù
专心致力于政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
分類:致力政务
《漢語大詞典》:协揆(協揆)
清 代对协办大学士的称呼。意谓协助百揆(指大学士)管理政务。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内阁大学士:“案今以大学士协办为古之参知政事。故有称参知者,有称协揆者。”
《漢語大詞典》:案剧(案劇)
谓处理繁重的政务。后汉书·循吏传·卫飒:“ 建武 二年,辟大司徒 邓禹 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 襄城 令。”
分類:繁重政务
《漢語大詞典》:制鄙
治理国都以外行政区域的政务。国语·齐语:“ 桓公 曰:‘定民之居若何?’ 管子 对曰:‘制鄙。’” 韦昭 注:“制野鄙之政也。”
《漢語大詞典》:仪幕(儀幕)
指赞理地方政务的幕职。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五:“ 弥性 坐废二十餘年,逮 秦檜 殂,始获昭雪……以疾终於 淮东 仪幕。”
分類:政务
《國語辭典》:警政  拼音:jǐng zhèng
警察机关依法所规划与执行的事务。如:「政府为求减轻警察机关的负担,希望各地方的警察分局务必充分利用民防力量,落实社区警政。」
《漢語大詞典》:望白署空
谓为官者只署文牍不问政务。梁书·谢举何敬容传论:“望白署空,是称清贵;恪勤匪解,终滞鄙俗。”
《漢語大詞典》:剸繁决剧(剸繁決劇)
亦作“ 剸繁治剧 ”。 谓裁处繁剧的政务。 唐 皇甫湜 《吉州庐陵县令厅堂记》:“剸繁决剧以通敏,弹豪纠黠以沉断。”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剸繁治剧,固非沉涵章句者所能辨;临机制变,尤非牵制文义者所能为。”明史·汪广洋传:“誥词称其剸繁治剧,屡献忠谋,比之 子房 、 孔明 。”
《漢語大詞典》:谈优务劣(談優務劣)
善于空谈而治理政务的能力很差。晋书·山涛王戎等传赞:“ 濬冲 居鼎,谈优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