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骄肆(驕肆)
骄纵放肆。管子·霸言:“重而凌节者復轻,富而骄肆者復贫。” 汉 贾谊 新书·连语:“苟背道弃义,释敬慎而行骄肆,则天下之人,其离之若崩,其背之也不约而若期。”新唐书·宦者传上·窦文场:“其后 杨志廉 、 孙荣义 为左右中尉,招权骄肆,与 竇 霍 略等。”明史·外戚传·张峦:“ 鹤龄 兄弟并骄肆,纵家奴夺民田庐,篡狱囚,数犯法。”
《国语辞典》:狂相  拼音:kuáng xiàng
狂妄放肆、骄傲轻佻的态度。如:「连续剧中,那反派演员一身的狂相,真让人讨厌!」
《漢語大詞典》:狂纵(狂縱)
狂放不羁;放肆无忌。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 石曼卿 喜豪饮……以稾束之,引首出饮,復就束,谓之‘鳖饮’。其狂纵大率如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虔诵两月餘,女横如故,益之狂纵。”清史稿·诚隐郡王允祉传:“其子 弘晟 凶顽狂纵,助父为恶。”
《國語辭典》:踞肆  拼音:jù sì
骄慢放肆。《汉书。卷一○○。叙传上》:「书云『乃用妇人之言』,何有踞肆于朝?」
《漢語大詞典》:倨肆
傲慢放肆。 汉 扬雄 《法言·五百》:“故彊世如夷俟倨肆,羈角之,哺果而啗之,奚其彊?”旧唐书·穆宗纪:“而居重位、秉大权者,优杂倨肆於公吏之间,曾无愧耻。” 宋 苏辙 《君术》:“倨肆傲岸,轻侮凌辱,以折其强很之气。”
分類:傲慢放肆
《國語辭典》:骞骞(騫騫)  拼音:qiān qiān
1.飞翔的样子。唐。独孤及〈代书寄上裴六冀刘二颍〉诗:「骞骞两黄鹄,何处游青冥。」
2.放肆而恣意躁进的样子。唐。柳宗元〈乞巧文〉:「沓沓骞骞,恣口所言。」
《漢語大詞典》:戢敛(戢斂)
收敛,不敢放肆。 唐 李德裕 《赐太和公主敕书》:“若恃我为亲,禀姑教令,则须便自戢歛,以继旧欢。”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上:“如朝廷不为不动,措置合宜,彼当戢敛而退。如朝廷震惧,所求一切与之,彼知中国无人,益肆覬覦,忧未已也。”
《漢語大詞典》:昌狂
猖狂。狂妄而放肆。昌,通“ 猖 ”。汉书·赵充国传:“ 先零 昌狂,侵 汉 西疆。” 清 恽敬 《上曹俪笙侍郎书》:“ 大江 南北以文名天下者,几于昌狂无理、排溺一世之人,其势力至今未已。”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夫势利之念昌狂于中,则是非之辨为之昧。”
《國語辭典》:狂恣  拼音:kuáng zì
狂妄放肆。《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齐王囧既诛赵王伦,因留辅政,坐拜百官,符敕台府,淫醟专骄,不一朝觐,此狂恣不肃之咎也。」
分類:狂妄放肆
《漢語大詞典》:肆纵(肆縱)
恣纵放肆。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居处肆纵,左右慑畏,则 东郭牙 侍。”《后汉书·陈蕃传》:“臣闻人君有事於苑囿,唯仲秋西郊,顺时讲武,杀禽助祭,以敦孝敬。如或违此,则为肆纵。”
《漢語大詞典》:擅恣
专权放肆。《淮南子·氾论训》:“ 成王 既壮, 周公 属籍致政,北面委质而臣事之,请而后为,復而后行,无擅恣之志,无矜伐之色,可谓能臣矣。”后汉书·蔡邕传:“ 桓帝 时,中常侍 徐璜 、 左悺 等五侯擅恣,闻 邕 善鼓琴,遂白天子,勑 陈留 太守督促发遣。”
分類:专权放肆
《漢語大詞典》:颛恣(顓恣)
(1).专横放肆。顓,通“ 专 ”。汉书·外戚传上·孝武钩弋赵倢伃:“心欲立焉,以其年穉母少,恐女主顓恣乱国家,犹与久之。”
(2).独自纵行。顓,通“ 专 ”。汉书·天文志:“故荧惑必行十六舍,去日远而顓恣。太白出西方,进在日前,气盛乃逆行。”
《漢語大詞典》:儳然
放肆自恣貌。 严复 《原强续篇》:“今夫倭者务胜好乱,儳然不终日之民也。”
分類:放肆
《國語辭典》:撒野  拼音:sā yě
说话放肆,举动粗野,不遵守礼法。《红楼梦》第七回:「众小厮见他撒野不堪了,只得上来几个揪翻捆倒,拖往马圈里去。」《文明小史》第三五回:「你们吵的什么?这是文明国的船上,不好这般撒野的!」
《漢語大詞典》:慢慆
傲慢放肆。《楚辞·离骚》:“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幃。”
分類:傲慢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