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获 → 穫獲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冬藏  拼音:dōng cáng
在冬季里储藏收成的农作物。《西游记》第一五回:「每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日,各办三牲花果,来此祭社,以保四时清吉,五谷丰登,六畜茂盛故也。」
《漢語大詞典》:遗穗(遺穗)
亦作“ 遗穟 ”。
(1).指收获农作物后遗落在田的谷穗。列子·天瑞:“ 林类 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於故畦,并歌并进。” 张湛 注:“收刈后田中弃穀捃之也。” 唐 白居易 《观刈麦》诗:“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 宋 郑侠 《醉翁行赠黎师醇》:“愚闻天道高远不容人测度,无奈人能乐其乐,故有鼓琴重围,行歌遗穟,浩然充塞,不以世俗琐屑累寥廓。” 金 元好问 《十月四日往关南》诗之二:“野旷无遗穗,林疎有堕樵。”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收获时有遗穗可拾,平时呢?自然只好吃草根或者讨口了。”
(2).犹馀粮。 清 汤右曾 《穀贱行》:“问之市人笑卢胡,家有遗穗无逋租。”
《國語辭典》:得果  拼音:dé guǒ
1.收穫果实。宋。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种园得果尽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2.佛家用语。指修得正果。《南史。卷二五。列传。到彦之》:「及卒,颜色如恒,手屈二指,即佛道所云得果也。」
《漢語大詞典》:农收(農收)
(1).农作物的收获。左传·襄公十七年:“ 宋 皇国父 为大宰,为 平公 筑臺,妨於农收。” 杜预 注:“ 周 十一月,今九月,收歛时。” 唐 元稹 《茅舍》诗:“农收次邑居,先室后臺榭。” 唐 胡曾 《射熊馆》诗:“ 汉帝 荒唐不解忧,大夸畋猎废农收。”
(2).谓农事终了。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佃游》:“岁晚农收,时閒务隙。”
《國語辭典》:成果  拼音:chéng guǒ
成就、成绩。如:「成果辉煌」、「奋斗多年,终于有了一番成果。」
《國語辭典》:报岁(報歲)  拼音:bào suì
指农人在一年农事终结后,举行祭礼谢神。隋。炀帝〈祭告智顗文〉:「盛矣哉!是我大师證道之基趾也;至矣哉!是我良田之报岁也。」
《漢語大詞典》:下农(下農)
亦称“ 下农夫 ”。 指种植条件较差而收获少的农民。管子·揆度:“上农挟五,中农挟四,下农挟三。” 汉 王充 论衡·别通:“耕夫多殖嘉穀,谓之上农夫;其少者,谓之下农夫。”
《漢語大詞典》:稻收
谓稻米的收获。后汉书·陈忠传:“天心未得,隔并屡臻, 青 冀 之域淫雨漏河, 徐 岱 之滨海水盆溢, 兗 豫 蝗蝝滋生, 荆 扬 稻收俭薄, 并 凉 二州羌戎叛戾。”新唐书·郭元振传:“遣 甘州 刺史 李汉通 闢屯田,尽水陆之利,稻收丰衍。”
分類:稻米收获
《漢語大詞典》:春熟
(1).指果实或农作物春季成熟。 晋 左思 《蜀都赋》:“朱樱春熟,素柰夏成。” 唐 郑谷 《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诗之二:“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 渝瀘 。” 清 林则徐 《禁止贫民藉荒滋扰告示》:“各宜安静守分,以待春熟。”
(2).指春季收获的作物。《中国歌谣资料·山歌》:“爷爷在场头晒春熟,婆婆在水桥净腌肉。”
《國語辭典》:秋耕  拼音:qiū gēng
秋天作物收穫后,立刻翻土耕地称为「秋耕」。
《漢語大詞典》:耕敛(耕斂)
耕种与收获。语出孟子·告子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宋 曾巩 《王陟臣马珫户部员外郎制》:“耕敛补助之法,沟防通塞之政,郎於省闥,典领尤重。”
分類:耕种收获
《漢語大詞典》:踏藕
收获藕时,人入水中用脚掌踩去藕周围烂泥并把它挑出,谓之“踏藕”。 唐 杜甫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采菱寒刺上,踏藕野泥中。” 宋 陆游 《题斋壁》诗:“病除觉身轻,赤脚自踏藕。”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山地种蔬,水乡捕鱼,採莲踏藕,生计不穷。”
《漢語大詞典》:收熟
亦作“ 收孰 ”。 谓谷物成熟而收获之。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皖 田肥美,若一收孰,彼众必增。” 唐 陈子昂 《梓州故居士陈君碑》:“白露时降,百穀收熟。”
《漢語大詞典》:收秋
谓收获秋熟农作物。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一:“这是往年下地收秋也盼望不到的好饭菜。” 赵树理 《三里湾·黄沙沟口》:“收秋这一段不是包工吗?” 李準 《大年初一》四:“那时正是七、八月快收秋的时候。”
《漢語大詞典》:农穑(農穡)
耕种收获。泛指农业生产。左传·襄公十年:“其卿让於善,其大夫不失守,其士竞於教,其庶人力於农穡。” 杜预 注:“种曰农,收曰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