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宾语(賓語)  拼音:bīn yǔ
句法中承受主语的动作者,有直接和间接二种。如「他给我一本书」其中「书」为直接宾语,「我」为间接宾语。也称为「宾词」、「谓词」。
《漢語大詞典》:驭文(馭文)
支配文辞,驾驭文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是以駟牡异力,而六轡如琴,并驾齐驱,而一轂统幅,驭文之法,有似於此。”
《漢語大詞典》: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經)
也叫自主神经。因为不受意志支配,所以叫植物性神经。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两个部分,是周围神经系的一部分。从延髓、中脑、脊髓发出,分布在内脏器官上,通过传出和传入两种神经纤维跟脑和脊髓发生联系,调节内脏器官活动。
《國語辭典》:听人穿鼻(聽人穿鼻)  拼音:tìng rén chuān bí
比喻任人牵制、摆布,无法自主。《南史。卷五六。张弘策传》:「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旧五代史。卷一三○。周书。王峻传》:「峻才疏位重,轻躁寡谋,听人穿鼻。」
《国语辞典》:拿不起来(拿不起来)  拼音:ná bù qǐ lái
1.无法用手移动或提起。如:「这个零件有安全装置,没有解除设定是拿不起来的。」
2.比喻不能胜任或支配。如:「这人虽身为会长,却一件事情都拿不起来。」
《国语辞典》:所有权状(所有权状)  拼音:suǒ yǒu quán zhuàng
在法令限制范围内,对于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所拥有支配权利的书面證明文件。
《国语辞典》:启蒙哲学(启蒙哲学)  拼音:qǐ méng zhé xué
哲学上指十七、十八世纪时,支配英、德、法思想界的学风。其特徵为崇理性、重自由、破因袭。
《国语辞典》:钱可使鬼(钱可使鬼)  拼音:qián kě shǐ guǐ
比喻金钱的作用极大,可以支配一切。语本《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鲁褒传》:「谚曰:『钱无耳,可使鬼。』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国语辞典》:不随意动作(不随意动作)  拼音:bù suí yì dòng zuò
指未经过大脑意识支配所产生的躯体动作,惟动作可以区分为随意与不随意两类。不随意动作可包括:一、先天的本能,或遇刺激所产生的反射动作;二、因先天或后天神经病变引发的随意动作缺损。
《国语辞典》: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  拼音:guó jiā shè huì zhǔ yì
强调国家至上的社会主义制度,主张国家对生产部门和利润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和分配权。国家社会主义的倡行,可追溯至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主政期间为西元1862~1890)主导的劳工保护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部分观念亦为纳粹主义承袭。
《國語辭典》:宗主权(宗主權)  拼音:zōng zhǔ quán
国家对于属国的内政外交,具有干预的权利,此权称为「宗主权」。
《漢語大詞典》:族权(族權)
封建宗法制度下,族长对家族或家长对家庭成员的支配权力。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 中国 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国语辞典》:眼球肌  拼音:yǎn qiú jī
支配眼球运动的肌肉。分为外在肌肉与内在肌肉,外在肌肉为随意肌,有六条,附著在眼球及眼眶底;内在肌肉则为不随意肌,位于眼内,有虹彩肌及睫状肌。
《国语辞典》:属地法(属地法)  拼音:shǔ dì fǎ
法律所支配的范围,依土地而定。即一定领域内的物或行为,均须符合该领土内的法律。如居于中国,无论何国人,皆须遵从中国法。
《漢語大詞典》:父权制
原始公社后期形成的男子在经济上及社会关系上占支配地位的制度。由于男子所从事的畜牧业和农业在生活中逐渐起决定作用,造成氏族内男子地位的上升与女子地位的下降。又由于对偶制婚姻的出现,子女的血统关系由确认生母转为确认生父。这样就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父系氏族公社。参看 〖母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