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扢搭搭
扢抖抖
斗叟
激凌凌
积伶
扑噜
《漢語大詞典》:扢搭搭
抖动貌。《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陈秀才 ﹞叫众人提了人腿便走, 卫朝奉 扢搭搭地抖着。”
《漢語大詞典》:扢抖抖
抖动貌。《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 贾仁 ﹞身子扢抖抖的寒颤不住。”
《漢語大詞典》:斗叟
抖动,颤动。《三国志平话》卷中:“ 孙权 读书罢,諕遍身汗流,衣湿数重,寒毛斗叟。”参见“ 抖擞 ”。
分類:抖动颤动
《國語辭典》:抖擞(抖擻)  拼音:dǒu sǒu
1.奋发、振作。《三国演义》第五九回:「目射神光,威风抖擞。」《平妖传》第九回:「脚穿一双把滑的多耳麻鞋,手提一根檀木棍儿,抖擞精神,飞也似的一般奔去。」也作「抖搜」、「陡搜」。
2.振动、拂开。唐。孟郊〈夏日谒智远禅师〉诗:「抖擞尘埃定,谒师见真宗。」《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东西抖擞身上的毛,发起威来。」
3.涤除烦恼。宋。王炎〈夜半闻雨再用前韵〉:「抖擞胸中三斗尘,强欲吟哦无好语。」也作「斗薮」。
《漢語大詞典》:激凌凌
受惊吓而猛然抖动貌。 柳杞 《好年胜景》:“一切都出乎意外,行人激凌凌打个冷战。”
《國語辭典》:积伶(積伶)  拼音:jī líng
机巧伶俐。《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姑娘接过那个匣子来,心里一积伶,说:『这匣管保该放在西边小案上。』」
《漢語大詞典》:扑噜
象声词,形容物体抖动或跳动的声音。例如:岸边的蛤蟆扑噜跳到水里去。